汉语拼音 | Shan hu
|
维药名 | 比合 马尔江
|
别名 | 卜撒的《回回药方三十六卷》,布赛提、蒙格《拜地依药书》。
|
考证 | 《注医典》载:“珊瑚,是一种产于海中的化石;质硬,间隔有蜂窝样小洞孔,珊瑚有黑色、红色和白色等几种,味淡碱。”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珊瑚一致。
|
中药材基原 | 为红珊瑚科动物桃色珊瑚等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桃色珊瑚Corallium japonicum Kishinouye
水栖腔肠动物,群体呈树枝状分枝扩展如扇,分枝甚细,其表面生有多数水螅体,称为珊瑚虫;虫体呈半球形,上有羽状的触手8条,触手中央有口,虫体分泌石灰质而形成骨骼,骨骼表面红色,莹润,中轴白色。质坚硬。
生于海底的岩礁上;各水螅体以触手捕食微生物等食物。在我国台湾和广东沿海以及国外日本海等海域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从海底打捞开采出来后,去掉杂质,洗净晒干,装人箱中保管。
|
药材鉴别 | 红珊瑚:呈断碎的树枝状,长1~1.5cm,直径2~6mm,表面具明显的细密纵纹理,较光滑,具鲜艳的肉红色,部分为橘红色,油脂光泽,外壁微带晶质的玻璃光泽,内部有致密坚硬的碳酸钙质柱,颜色稍浅;全体坚硬如瓷,不易折断,断面中心部多呈黄色。无臭无味。桃色珊瑚与前者相似,颜色稍逊。签珊瑚形状如笠,由众多的细管组成,空腔较大,质薄而易碎断,红色。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呈粉红色至玫瑰红色。为大小不等的淡棕黄色块状物,边缘有细密的条纹。偏振光下可见粒状及纤维状晶粒,并有薄片状晶粒,其有不同的大小和排列方式,红绿相间的色带;均为明显的正或负突起,明显的双折射的高级白的干涉色。
理化鉴别 (1)取本品少许,加稀盐酸少许可见有气泡产生,当将此气导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产生白色沉淀。
(2)取(1)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以氨水调至中性至微碱性,加草酸铵试液,即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倾出上清液,所剩沉淀物不溶于醋酸,但溶于盐酸。
(3)红外光谱:取珊瑚粉末以105℃烘烤6h,用溴化钾压片,以Perkin-Elmer 599型红外光谱仪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其特征峰是在波数710、870、1800、2500nm处;对红珊瑚、笙珊瑚及桃色珊瑚进行对照比较,其特征峰基本一致,只是吸收强度略有差异。
(4)珊瑚的热差分析:吸热为165℃(宽),93O℃(大),放热335℃(小);20~200℃增重1%,200~940℃失重44.5%,其中335℃为其有机质转变。
|
化学成分 | 珊瑚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还含有铁、锰、铜和锶等一系列元素及几丁质和有机酸[1]。
|
药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级干寒,味淡。
1.《注医典》:“三级干、一级寒。”
2.《药物之园》:“二级干、一级寒。”
|
功效 | 生干生寒,燥湿敛疮,清热消炎,散气固牙,爽心悦志,止血,止泻,止带。
|
主治 | 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如湿热性牙龈溃烂,口腔溃疡,牙齿松动,心悸,心慌,出血,腹泻,痢疾,带下
1.《注医典》:“收敛止血,防腐生肌,止泪明目,安神除悸,软脾消肿等。治咳血,肌肉腐烂,流泪目糊,心悸心慌,脾脏肿大等。”
2. 《拜地依药书》:“固尿,除癫,止痛等。治小便点滴不清,癫癎,关节疼痛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0.5~3g。外用:适量。可入蜜膏、片剂、糖膏,牙粉、眼粉、散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对肾病有害,矫正药为西黄芪胶。
|
代用药 | 若本品缺货,可用琥珀代。
|
附方 | |
制剂 | 苏福非 比合 马尔江 散剂 珊瑚、清洗代赭石、奇诺、琥珀、石榴花、白矾、马齿苋子、赤石脂各等量。研成细粉即可。功能止血等。主治小便带血等。内服,根据病情取适量,用鞣树果煎液冲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532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