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Niu dan
|
维药名 | 卡拉 欧提
|
别名 | 买拉热吐力 白卡尔、再合热依 高《明净词典》。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牛科动物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水牛Bubalus bubalis 1.的胆汁。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参见“牛乳”条。附:1. 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体长1.5~2m,体重一般在25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颧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2个大鼻孔,其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很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趾,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水牛 Bubalus bubalis Linnaeus
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m以上。角较长大而扁,上有很多节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稀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全国和世界各地均有饲养。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宰牛时立即取出胆囊后挂起阴干,或剖开胆囊,取胆汁盛于容器内,密封贮藏或加热干燥。
|
药材鉴别 | 新鲜的胆汁为绿褐色或暗褐色微透明的液体,略有黏性,稍干则变为浓稠。完全干燥者,呈绿褐色固体状,揉之则成粉质。气腥臭,味苦。
理化鉴别(1)取本品适量,加氯仿1ml,摇匀,再加硫酸与浓过氧化氢溶液(30%)各2滴,振摇,氯仿层显绿色。
(2)取本品适量,加盐酸1ml、氯仿10ml,充分振摇,放置,氯仿层显黄褐色。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钡试液5ml,振摇,即生成黄褐色沉淀。
|
化学成分 | 牛胆汁除水分外,主要含胆酸钠盐、胆色素、黏蛋白体及少量脂肪,胆甾醇,卵磷脂,胆碱,尿素以及氯化钠,磷酸钙,磷酸铁等无机盐。 胆酸钠盐中的酸均为环戊烷多氢菲衍生物,它们包括胆酸(cholic acid),脱氧胆酸(desoxvcholic acid),鹅脱氧胆酸(cheno-desoxychollc acid),甘胆酸(glycocholic acid),牛磺胆酸(tauroc-bolic acid)及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牛胆汁中以胆酸含量为最多,次之为脱氧胆酸;据分析,1000ml牛胆汁含胆汁酸60g(其中胆酸44g,脱氧胆酸8.1g,鹅脱氧胆酸1.2g),胆甾醇0.37g,胆色素1.7g,脂肪酸3.8g[1]。 |
药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三级干热,味苦。
1.《拜地依药书》:“三未级干热。”
2.《药物之园》:“四级干热。”
|
功效 | 生干生热,祛寒燥湿,清除异常黏液质,收敛固涩,愈创生肌,补肝、补胆,消痔退肿。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0.1~0.3g。外用;适量。人散剂、舔剂、眼粉、漱口剂、耳滴剂、敷剂、擦剂、软膏、阴道栓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
代用药 | 若本品缺货,公鸡、山羊、绵羊等动物的胆汁可代用。
|
附方 | 1.治头癣 取适量牛胆、酸模,与适量水煎成洗剂,外洗头部。
2.治寒性耳鸣,寒性耳痛 取适量牛胆汁,与适量玫瑰花油制成耳滴剂,滴于耳道;或取适量牛胆干品,研成细粉,与适量玫瑰花油制成耳滴剂,滴于耳道。(1、2方出自《拜地依药书》)
3.洁白内障 取适量牛胆汁,涂于眼部;或取适量牛胆汁干品,研成细粉,制成眼粉,涂于眼部。
4.治白喉,皮肤瘙痒 取适量牛胆汁干品,研成细粉,与适量蜂蜜制成舔剂,舔取适量。
5.治耳痛 取适量牛胆汁,滴于耳道;或取适量牛胆汁干品,研成细粉,与相应的配料制成耳滴剂,滴于耳道。
6.治耳鸣 取适量牛胆汁,与适量韭菜汁制成耳滴剂,滴于耳道,或取适量牛胆汁干品,研成细粉,与适量韭菜汁制成耳滴剂,滴耳道。
7.治蝴蝶斑,雀斑 取适量牛胆汁干品,研成细粉,与适量胡桐泪粉制成敷剂,敷于患处。
8.治毒虫叮伤 取适量牛胆汁,涂于患处;或取适量牛胆汁干品,研成细粉,与相应的配料制成敷剂,敷于患处。
9.治经水不畅 取适量牛胆干品,研成细粉,与相应的配料制成阴道栓,塞入阴道。(3~9方出自《药物之园》)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412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14,2194 [2]王浴生,等.中药药理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90 [3]木村正康,等.药学杂志(日),1978,98(9):1139 [4]傅燕芳,等.国外医学·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2,13(5):264 [5] Nagengast FM,et a1.C A,1995,123:311212k |
维药名出处 | 《拜地依药书》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