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名族首页  |   藏族医学  |   蒙古族医学  |   维吾尔族医学  |   苗族医学  |   傣族医学  |   瑶族医学  |   考试宝典  |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维吾尔族医学 >> 维吾尔族医药 >> 正文:菟丝子 -维药色日克月改欧如合药物说明书
    

菟丝子

  
汉语拼音
Tu si zi
维药名
色日克月改欧如合
别名
阿夫忒蒙子、阿福体门子、阿福体木尼子、阿福提门子、可述西子、可述苷子《回回药方三十六卷》,百子如力 艾非提蒙、吐胡米 开苏斯《拜地依药书》。
考证
《注医典》载:“是有籽,有花,但无绿叶,茎细长而较易碎的一种草。气味较重,子淡红色。”《白色宫殿》载:“是药用茎、子和花的一种草,颜色淡黄或淡红,具有与薄荷相似的气味,味较苦,花小,白黄色,产于‘安塔克’地区的为佳品。”《拜地依药书》载:“此药有两种,产于‘依克热提’或‘买克代斯’地区的为佳品,‘依克热提’的菟丝草茎细.色黄;‘买克代斯’的菟丝草茎比其他地方的菟丝草茎较细,颜色较淡,子和花更小。”《药物之园》载:“色黄,春末或初夏自干而黄,苗茎似线,蔓延草木之上,无叶有花,花土黄淡红色,花落之前结实,粒小如芥子,土黄色,初生有根,其根自断,苦味较浓,生于田野或沙漠。”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记载可知,古代维吾尔人早已认识到菟丝草为寄生植物,并能将它分为色黄而小者和色浅而大者两种。所述植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菟丝子一致,“茎细,色黄者”与大菟丝草 Cuscuta japonica Choisy相似,“茎更细,色更黄者”与小菟丝草 Cuscuta chinensis Lain.相似。
中药材基原
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及其同属植物的种子。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 为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细长,柔弱,丝状,缠绕,呈黄色,直径不足lmm,分枝极多,随处都可生长出寄生根须,吸入寄主体内。鳞片叶稀少或缺如,三角状卵形。花3~7朵,簇生成球形,花梗粗壮而短,苞片鳞片状,狭三角形;花萼杯状,长2~3mm,顶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直立或向外反卷;花冠白色,壶形,5浅裂,花冠管基部具鳞片5枚,长圆形或匙形,较大,可达花丝基部,全缘,具长的流苏状毛;雄蕊5枚,花丝短,着生于靠近裂片间的弯曲处,花药露出花冠裂片外;雌蕊1枚,由2心皮组成,子房上位,2室,花柱2,直立,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果皮膜质,成熟时被宿存的花被片完全包住,稍扁,长约3mm,盖裂。种子2~4粒,广椭圆形,长约lmm,淡灰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喜生于田边、荒地或灌丛处,寄主有豆科、菊科、蓼科、胡麻科、荨麻科等多种植物。全国各地有分布;国外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伊朗、朝鲜、蒙古、前苏联等地,寄主为亚麻以及其他的一些草本植物。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 菟丝子喜高温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变家种后,适应性较强,一旦幼芽缠绕到寄主上,生命力强,水肥适当时,其生长极盛。如在豆类植物地内栽培,6月中、下旬播种,当年7~8月生长,果期9~10月,生长期约100d。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 ①进行种子冬化处理,可将种子放置室外干燥处冷冻过冬。②播种,先播种寄主,以6月中下旬,豆类出苗长到20~25cm时,靠近豆棵散播菟丝子种子,一般在气温30℃,地面气温50℃易出芽,幼芽出土2~3d,就能吸入到寄主上成活。 田间管理 一般不需除草,但在菟丝子出苗前,应除掉籽粒与菟丝子的种子相近的杂草,如大灰菜、油菜等。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下,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异物,簸净或用筛子将菟丝子筛出后簸净。贮于干燥处。
药材鉴别
种子类圆形或卵圆形,腹棱线明显,两侧常凹陷,长径1.4~1.6mmn,短径0.9~1.l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微粗糙,种喙不明显;于扩大镜下可见表面有细密深色小点,并有分布不均匀的白色丝状条纹;种脐近圆形,位于种子顶端。种皮坚硬,不易破碎,用沸水浸泡,表面有黏性,沸至种皮破裂,露出黄白色细长卷旋状的胚,称“吐丝”,时间可达10min。除去种皮可见中央为卷旋3周的胚,胚乳膜质套状,位于胚周围。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种子表皮细胞1列,在脐点处为2列,类方形,少数为长方形,壁水化,角隅处呈角状突起,径向长62.5~75.0μm。栅状细胞2列,外列木化,径向长17.5~27.5μm;内列非水化,径向长27.5~32.5μm,外侧近交界处有光辉带。营养层明显,有分泌物。胚乳最外层细胞壁加厚,非木化,含大油滴和糊粉粒。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冷浸12h,滤过。取滤液2ml,加α-萘酚试液2~3滴,沿管壁加硫酸lml,与硫酸的接触面产生紫红色环。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冷浸12h,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许及盐酸数滴,溶液呈红色。 (3)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lml,浸泡24h,滤过,残渣挥干石油醚,加甲醇lml冷浸24h,滤过,滤液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紫云英苷、丝桃苷和槲皮素苷制成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各溶液点样于聚酰胺薄膜上,以丙酮-乙醇-水(2:1:2)为展开剂展开,用1%三氯化铝乙醇液显色,紫外光灯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荧光斑点。
化学成分
菟丝子种子含槲皮素(quercetin),紫云英苷(astrangalin),金丝桃苷(hyperin)及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葡萄糖苷(quuercetin-3-O-β-D-galactoside-7-O-β-glucoside)[1]。
药理作用
1.增强性腺功能  雌性小给予菟丝子醇浸液和水煎液的混合液0.5g,每日1次,连续给药4d,可显著增加子宫重量,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角化,故具有雌激素样活性[1]。雌性大鼠灌服煎剂10g/kg,每日2次,连续5d,可使垂体前叶、卵巢和子宫重量增加,但血浆中促黄体生成激素(LH)无明显改变;卵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HCG/LH)受体特异结合力及HCG/LH受体数增加;使去卵巢大鼠的垂体对注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的LH分泌反应提高,提示菟丝子对下丘脑-垂体-性腺(卵巢)轴功能有兴奋作用[2]。
2.对造血系统的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菟丝子注射液,每日2次,共3d,对受环磷酰胺抑制的粒系祖细胞(CFU-D)的生长有促进作用[3]。
3.增强免疫功能  菟丝子黄酮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活性E-玫瑰花结形成率和抗体的生成[4]。
4.对心血管的作用  菟丝子所含的黄酮静注对犬实验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能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改善缺血心脏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和冠脉流量,减少冠脉阻力而使缺血心肌供血量增加;同时能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少左室作功,降低心肌耗量,而使心肌能量消耗下降,冠状静脉窦血氧含量提高,冠状静脉一动脉血氧差减少;在体外能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5]。
5.其他作用  小鼠灌服菟丝子水提物1g/kg,每星期3次,连续36星期,可明显抑制二甲基苯蒽诱发的皮肤乳头状瘤的生长和皮肤癌的发生[6]。菟丝子在体外还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抑制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7]。菟丝子水提物可防治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肝损害[8]。菟丝子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有较好的作用[9]。
炮制方法
性味
一级干三级热,微苦涩。 《拜地依药书》:“药性绝对干,寒热性为平。”
功效
成熟异常黑胆质,安神除郁,除烦解癫,通阻止痛,调经止血。
主治
主治黑胆质性各种疾病,如抑郁症、癫?,肝阻黄疽,胃阻硬痛,咽喉疼痛,腹脘气胀,月经过多,内脏出血等。 《拜地依药书》:“开通肝阻,清除脾胃之致病物质,清除脉道异常体液,清退复杂伤寒,降逆止呃,补胃止泻,利尿通经,燥湿止带,祛风止痛等;治肝内生阻,脾胃致病物质增多,脉道异常体液增多,黏液质性和胆液质性伤寒,呃逆,胃虚腹泻,小便不利,经水不畅,白带增多,关节疼痛等。”
用法用量
内服:6~12g。可入汤剂、糖浆剂、泡剂、诃子膏剂、蒸露剂、蜜膏剂等制剂。
注意事项
不宜多研,多煎,入汤剂、糖浆剂,装袋后下。本品对有害,矫正药为斯坎吉本醋酸糖浆。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白罗勒、艾篙代。
附方
制剂
谢日比提 吐胡米 开苏斯 糖浆 菟丝子50g,甘草膏、天竺黄、菊苣子、洋乳香、毛甘各15g,藏红花3g,玫瑰花、刺糖各200g,甜瓜子仁、黄瓜子仁、欧龙牙草各100g,砂糖500g。菟丝子装入纱布袋内;刺糖浸泡在适量水中,取溶液藏;红花、天竺黄分别碾磨成细分;其他药物浸泡在适量水中;过一昼夜,用温火煎至剩下2/3时,过滤去渣。然后加入菟丝子、刺糖溶液和砂糖,用火煎沸1次后加入藏红花粉和天竺黄粉搅拌即可。性干寒。功能开通肝阻,增强支配器官功能,清肺止血,止咳化痰。主治肝内生阻,支配器官功能降低,肺病咳血,咳嗽顽痰等。内服,每日2次,成人每次50ml,儿童15ml。(《医学大全》)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金晓,等.中国中药杂志,1992,17(5):292
药理
[1]朱金风,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7):407
[2]李炳如,等.中医杂志,1984,25(7):543
[3]麻柔,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9):533
[4]彭登慧,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2):292
[5]李连达,等.中国药理通讯,1984,(3,4):73
[6]Nisa M,et aL J Ethnopharmacol,1986,18(1):21
[7]陈文为,等.中国医药学报,1986,1(2):25
[8]Nisa M,et aL C A,1985,102;143164s
[9]杨涛,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1,23(2):97
维药名出处
《拜他依药书》
参考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