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Gao liang jiang
|
维药名 | 胡林江
|
别名 | 良姜《回回药方三十六卷》,黑斯绕大如《拜地依药书》,开力今《药物之园》。
|
考证 | 《注医典》载:“高良姜,多弯曲,具有波状环节,圆柱形根茎,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味强刺舌,气香,体轻,出自中国等国家。”《拜地依药书》载:“是一种植物的根茎,以棕红色,体较粗,节较少者为佳品。”《药物之园》载:“具节,棕红色或暗褐色,气香,味强,具有较强的刺舌味,多年生草本,产于中国、印度、孟加拉等国,产于中国者为佳。”据上述记载及实物对照,形态特征与现在维吾尔医所用的高良姜原植物基本相似。
|
中药材基原 | 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高良姜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多年生草本,高30~110cm。根茎圆柱形,横生,棕红色,直径1~1.5cm,具书,节上有环形膜质鳞片,节上生根。茎丛生,直立。叶无柄或近无柄,叶片线状披外形,长15~30cm,宽1.5~2.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都渐窄,全缘,两面无毛;叶鞘开放,抱茎,具膜质边缘,叶舌膜质,长2~3cm,不开裂。圆锥状总状花序项生,直立,长6~15cm,花序轴被绒毛;花萼简状,管长8~14mm,先端不规则3浅圆裂;花冠管漏斗状,长约1cm,花冠裂片3,长圆形,唇瓣卵形,白色而有红色条纹,长约2cm;侧生退化雄蕊锥状;发育雄蕊1,长约1.6cm,生于花冠管喉部上方;子房3室,密被绒毛,花柱细长,基部下方具2个合生的圆柱形蜜腺,柱头2唇状。蒴果球形,不开裂,直径约1.2cm,被绒毛,熟时橘红色。种子具假种子,有钝棱角,棕色。花期4~9月,果期8~11月。
生于荒坡灌木丛或疏林中,或栽培。我国分布于台湾、海南、广东雷州半岛、广西、云南等地;国外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夏末秋初,挖起4~6年的根状茎,除去地上茎及须根,洗净,切段晒干。
|
药材鉴别 | 根茎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4~9cm,直径l~1.5c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密纵皱纹及杰棕色波状环节,节间长0.5~1cm,下面有圆形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内皮层环较明显,散有维管束点痕。气香,味辛辣。
以分枝少、色红棕、香气浓、味辣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略切向延长,外壁增厚。皮层中叶迹维管束较多,外韧型,较中柱维管束大;内皮层明显。中柱散有多数外韧型推管束,近内皮层处维管束较小而密,儿连成环状;维管束鞘纤维成环,壁厚,非木化和微木化。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分泌细胞,内含黄色或红棕色树脂状物;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粉末特征:紫棕色。淀粉粒单粒棒槌形、肾形、长椭圆形、菱角形或长卵形,长24~44(~93)μm,直径8~27μm,脐点点状、短缝状或三叉状,偏于一端或位于中部,层纹不明显或隐约可见;复粒由2~8分粒组成,偶见半复粒。分泌细胞大多破碎,完整者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0~48μm,壁稍厚,有纹孔,胞腔含橙红色或棕红色树脂状物。薄壁细胞稍厚,有类圆形纹孔;偶见细小草酸钙方晶。内皮层细胞(根)常单个散在,狭长形,朱端平截或稍尖突,长120~200μm,直径22~27μm,壁三边甚厚,一边薄,也有四面均匀增厚,非木化,孔沟明显。梯纹、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18~56μm。此外,有纤维及多角形鳞叶表皮细胞。
理化鉴别(1)取本品乙醚浸出液挥干,得芳香辛辣的黄油状物,加浓硫酸1滴与香草醛结晶1粒,即显紫红色。(检查挥发油)。
(2)取本品95%乙醇浸出液1滴,滴于滤纸上,氨熏后显黄色;挥去氨后颜色变浅,喷以1%三氯化铝试液,置荧光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检查黄酮)
|
化学成分 | 根茎含多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姜黄素(curcumin),二氢姜黄素(dihvdrocurcumin),六氢姜黄素(hexa-hydrocurcumin),八氢姜黄素(octahy-drocurcumin),(3R,SR)-1-(4-羟苯基)7-苯基-3, 5-庚二醇[(3R,5R)-1-(4-hydroxy-phenyl)-7-phenylheptane-3,5-diol〕[1]。还含黄酮类化合物:高良姜素(galangin),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daempferol),山柰素(daemPferide),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5-醚(quercetin-5-methylether),高良姜素-3-甲醚(galangin-3-methyl-ether)[2]。又含挥发油,内有:桉叶素(1,8-cineole),丁香油酚(eugenol),蒎烯(pinene),荜澄茄烯(cadinene),桂皮酸甲酯(methvlcinnamate)[3]。根尚含β-谷甾醇-β-葡萄糖苷(β-sitoster-ol-β-glucoside),豆甾醇葡萄糖苷(stigmasterol-β-glucoside),菜油甾醇葡萄糖苷(campesterol-β-glucoside)[4]。
|
药理作用 | 1.抑菌作用 用琼脂平板挖沟法作抗菌试验,100%高良姜煎液对炭疽杆菌、α或β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1]。 2.抗血栓、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 高良姜水提取物对实验性血栓形成时间稍有延长,能使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对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2,3]。 3.镇痛作用 高良姜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均有减少乙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和延长热刺激痛反应潜伏期作用,水提取物具镇痛抗炎活性,而醚提取物只有镇痛作用[4,5]。 4.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高良姜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灌胃能显著对抗小鼠水浸应激型溃疡和大鼠盐酸损伤性溃疡;水提取物对小鼠胃肠推进有明显抑制作用。两种提取物都能显著对抗蓖麻油引起的腹泻,其水提取物还对番泻叶引起的腹泻有效。水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大鼠有协同ALT和AST的升高作用。两种提取物对麻醉大鼠均有明显利胆作用,醚提取物作用较强[4.5]。 5.抗缺氧 给小鼠灌服高良姜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都能延长断头小鼠张口动作持续时间和氰化钾(KCN)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但不影响亚硝酸钠(NαNO2)中毒小鼠存活时间。醚提取物还能延长常压密闭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和减慢机体耗氧速度,其水提取物不延长常压密闭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但能提高小鼠在低氧条件下的氧利用能力[6]。 6.毒性 醚提取物小鼠灌胃的LD50为4.2±0.4ml/kg,中毒表现为翻正反射消失,持续8h以上才死亡,小鼠灌眼水提取物120g/kg,观察7d,无死亡。高良姜能使鼠伤寒沙门菌TA98和TA100发生诱变[7]。 |
炮制方法 | 取原材料,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
性味 | 二级干热。
1.《注医典》:“二级干热。”
2.《白色宫殿》:“干热。”
3.《药物之园》:“二级末干热或三级干热。”
|
功效 | 祛寒燥湿,温胃消食,散气止痛,开通阻滞,补肾壮腰,填精壮阳。
|
主治 | 主治寒性体液如黏液质和黑胆质过感引起的各种疾病,胃脘虚弱,腹脘酸痛,腰腿寒痛,肠道梗阻,精少阳痿。
1.《注医典》:“稀化浓性体液,理气散结,温补胃脘,帮助消化,爽口除臭,补肾壮阳。”
2.《白色宫殿》:“具有散结作用,用于肠梗阻。”
3.《拜地依药书》:“补胃燥湿,散气止痛,温肾缩尿,填精壮阳。主治寒性癫?,头痛,癌症、颈淋巴结核,黑胆质性和黏液性疼痛,坐骨神经痛,肠梗阻及肾病之痛,肾及膀胱寒盛所致的多尿等。”
4.《药物之园》:“补胃消食,滋补内脏,爽口除臭,散气止痛,温肾壮阳,被动寒强筋。主治黏液质性癫?,湿性咳嗽,口腔异味,寒性头痛,肠梗阻,颈淋巴结核,坐骨神经痛,腰寒阳痿,舌部麻木,小儿口吃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2~5g。外用:适量。可入小丸、蜜膏、消食膏、舒心膏、舔剂、果浆、散剂、软膏、敷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
代用药 | 若本品缺货,可用肉桂代。
|
附方 | |
制剂 | 1.艾比 良姜 小丸 高良姜15g,毛甘松15g,丁香15g,白花丹根15g,桂皮15g,荜茇15g,西红花10g,司卡摩尼亚脂30g,菟丝草40g,芦荟60g。研成细粉,过罗,与适量葡萄醋或凉开水制成0.5g小丸。功能开通阻滞,散气止痛,驱风健肌。主治肠道梗阻,腹部绞痛,中风半瘫等。口服,每次l~3g,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回回药方三十六卷》)
2.朱瓦日西 胡林江 消食膏 洋乳香15g,高良姜6g,毛甘松6g,丁香6g,草果6g,肉桂6g,桂皮6g,香附6g,干姜6g,黑胡椒6g,荜茇6g,木香6g,没药树木6g,欧细辛6g,香桃木实6g,当药6g,西红花6g,白砂糖120g,蜂蜜250ml。先将洋乳香和西红花另研磨细粉,其他药物研成粗粉,过罗,将全部药物放入炼蜜中,混合制成消食膏即可。功能温胃消食,祛寒止痛,滋补支配器官,补肾壮阳,预防须发早白。主治胃脘胀满,胃纳不佳,消化不良,胃腹寒痛,关节酸痛,腰酸阳痿,须发早白,皮肤白斑等。口服,每次6g,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vehara S,et a1.Chem Pharm Bull,1987,35(8):3298 [2]Bleter W.et a1.Flame Med,1972,22(2):145 [3]Beau S de G.CA,1937,31(20):759gs [4]Tuntnamu P,et a1.C A,1972,77:31555d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908 [2]许青媛,等.陕西中医,1991,12(5):232 [3]Teng C M,et a1.Clin J Physiol,1990,33(1):41 [4]张明发,等.陕西中医,1992,13(5):232 [5]朱自平,等.中药材,1991,14(10):37 [6]张明发,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0,6(6):26 [7]Sugimura T.C A,1978,88:46079c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