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Cao dou kou
|
维药名 | 卡克乐
|
别名 | 可黑里、渴褐里《回回药方三十六卷》,黑里、阿拉依其《明净词典》。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种子团。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草豆蔻 Alpinia ratumadai Hayata
多年生草本,高1~2m。根状茎粗壮,棕红色。叶2列,具短柄;叶片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0~55cm,宽2~9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疏毛或光滑;叶鞘膜质,抱茎,叶舌广卵形,长3~6mm,密被绒毛。总状花序顶生,总花梗长30cm,密被黄白色长硬毛;花疏生,小苞片宽大,长2.5~3.5cm,外被粉毛,花后脱落;萼筒状,长约2cm,外被疏柔毛,一边开裂,顶端3裂;花冠白色,花冠管长约1.2cm,上部3裂,中间裂片长圆形,两侧裂片椭圆形,唇瓣阔卵形,先端有3个浅圆裂片,边缘具缺刻,白色,内面具淡紫红色斑点;侧生退化雄蕊极短或不存在,发育推蕊1,花丝扁圆形,粗大,具槽;子房下住,卵圆形,密被淡黄色绢毛,花枝细长,紧贴于花丝槽内,从药隔中穿出,基部具2棒状附属物,柱头略膨大,顶端下陷,具缘毛。蒴果圆球形,外被粗毛,萼宿存,熟时黄色。花期4~6月。果期5~8月。
我国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秋季果实略变黄色时采收,来得后晒至八九成干,剥去果皮,再晒至足干。或将果实用沸水略烫后晒至半干。去其果皮,再晒至足干。宜置阴凉干燥处。
|
药材鉴别 | 干燥种子团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5~2.5cm,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中间有白色隔膜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紧密。种子卵圆状多角形,长3~5mm,直径约3mm。表面灰棕色,被一层白色透明的假种皮,背稍隆起,合点约在中,种脐位于背侧面,种脊为一纵沟,经腹面至合点,破开后里面灰白色。气芳香,味辛辣。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干热,味辛。
《注医典》“三级干热。”
|
功效 | 生干生热,温中补胃,燥湿止痛,止吐止泻,化痰止咳。
|
主治 | 主治湿寒性黏液质性疾病,如寒性胃虚,湿性呕吐,腹泻,关节酸痛,痰多咳嗽等。
《注医典》:“温补胃脘,降逆止吐,收敛固涩等;治胃脘寒虚,恶心呕吐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1~3g。可入汤剂、糖浆、蜜膏、消食膏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
代用药 | 若本品缺货,可用草果代。
|
附方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582 药理 [1]李在琉,等.中医杂志.1980,21(2):148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