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Mo yao
|
维药名 | 木尔买克
|
别名 | 木儿、没而、木而、谟、母瓦、木里《回回药方三十六卷》,木尔、依拉波里《药物之园》。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它种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1.
低矮灌木或小乔木,高3~4m。树干具多数不规则尖刺状枝。树皮薄,光滑,小片状剥落,淡橙棕色,后变灰色。叶散生或簇生,单叶或三出复叶,柄短,小叶倒长卵形或倒披针形,中央一片远较两侧一对为大,长7~18mm,宽4~8mm,全缘或仅末端稍具锯齿。花小,丛生短枝上;萼杯状,宿存,上具4钝齿;花冠白色,4瓣,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直立;雄蕊8,自短杯状花盘边缘伸出,直立,不等长,花药囊卵形;子房3室,每室各具胚珠2枚,花柱短粗,柱头头状。核果卵形,尖头,光滑,棕色,外果皮革质或肉质,种子1~3枚,但仅1枚成熟,其余均萎缩。花期夏季。
我国不产;国外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11月至次年2月间将树刺伤,树脂由伤口或裂缝口自然渗出(没药树干的韧皮都有多数离生树脂道,受伤后,附近的细胞逐渐破坏,形成大型溶生树脂腔,内含油胶树脂)。初为淡黄白色液体,在空气中渐变为红棕色硬块。采后拣去杂质。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含树脂25%~35%、挥发油2.5%~9%、树胶57%~65%。树脂的大部分能溶于醚,不溶性部分含α及β罕没药酸(heerabomyrrholic acid),可溶性部分含α, β及γ没药酸(commiphoric acid),没药尼酸(commiphorinic acid),α及β-罕没药酚(beerabomyrrhol),尚含罕没药树脂(heeraboresene)[1],没药帖醇(commiferin)[2]。 挥发油在空气中易树脂化,含丁香油酚(eugenol),间甲苯酚(m-cresol),枯醛(cuminaldehyde),蒎烯(pinene),柠檬烯(lim-onene),桂皮醛(cinnamic aldehyde),罕没药烯(heerabolene)等[1],并含多种呋喃倍半萜类化合物:8α-甲氧基莪术呋喃二烯(8α-methoxyfuranodiene),8α-乙酸基莪术呋喃二烯(8α-acetyl-furanodiene)[3],莪术呋喃烯(curzerene,isofuranogermacrene),乌药根烯(lindestrene),呋喃桉-1, 3-二烯(furanoeudesma-1,3-diene),莪术呋喃二烯(furanodiene)[4],4,17(20)-孕甾-3,16-二酮[5]。 树胶水解得阿拉伯糖、半乳糖和木糖[2]。 |
药理作用 | 1.降血脂作用 同属植物穆库尔没药(Com-miphora mukul)含油树脂部分能降低饲氢化植物油所致雄兔高胆固醇血症,并能防止动脉壁斑块的形成,也能使家兔体重有所减轻[1]。从该树脂分离出2个固醇类,即反式和顺式4,17(20)-孕甾-3,16-二酮,在离体和整体试验证明有降血脂和分解脂肪作用,并可抑制肝匀浆胆固醇的合成。两者还能明显抑制ADP、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诱发的血小板抑制[2]。 2.甲状腺素样作用 大鼠每日服顺式4,17(20)-孕甾-3,16-二酮10mg/kg,可使其甲状腺摄碘增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和蛋白酶活性增加,肝脏和二头肌耗氧量增加[3]。 3.收敛作用 没药酊剂对黏膜有收敛作用,口腔、咽部溃疡时可用于口腔洗剂中;也可用于胃肠无力时以兴奋肠蠕动[4]。 4. 抗炎、镇痛与退热作用 没药的多种同属植物均被发现有抗炎等作用。如没药的油树脂石油醚提取物500mg/kg给大鼠灌胃,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与棉球肉芽肿所致炎症,此提取物在小鼠也有明显的退热作用[5]。穆库尔没药的一个有效部分每日500mg/kg,连续5个月给药,对大鼠后脚踝关节腔内注射灭活的真菌性剂所致关节肿(炎症)有消肿抗炎作用[6]。从Com-miphorar merkeri的根提取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口服100mg/kg对大鼠足跖角叉菜胶性炎症有抑制作用,扭体试验证明有镇痛作用[7]。 5.抗菌作用 没药水浸剂(1:2,即50%浓度)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8]。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级干热,味苦、辛。
1.《拜地依药书》:“二级干、三级热。”
2.《药物之园》:“二级未干、三级末热。”
|
功效 | 生干生热,祛湿寒止疼痛,祛寒止咳,燥湿化痰,防腐生肌,通经,利尿。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2~3g。外用:适量。可入小丸、解毒丹、散剂、舔剂、片剂、牙粉、滴剂、漱口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对热性气质者有害,矫正药为蜂蜜和湿寒性食物。
|
代用药 | |
附方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396 [2]徐国钧.药材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77 [3]Maraduru A.Phytochemistry,1982,21(3):677 [4]Maraduru A,et a1.Plant Sci(Limerck,Irel),1988,57(2):181(CA,1989,110:92021y) [5]Mester L,et a1.Planta Med,1979,37(4):367 药理 [1]Sathavata V L,et a1.Ind J Med Res,1969,57(10):1950 [2]Mester L,et a1.Planta Med,1979,37(4):367 [3]Tripathi Y B,et a1.Planta Med,1984,50(1):78 [4]Reynolds J E F,et a1.Martindale the Extra Pharmacopoeia.29thEd.London:the Phamaceutical Press,1982:315 [5]Tariq M,et a1.Agents Actions,1986,17(3~4):381 [6]Sharma J N,et a1.Arzneimittel Forschung,1977,27(7):1455 [7]Fourie T G,et a1.J Nat Prod,1989,52(5):1129 [8]曹仁烈,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5(4);286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