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Lv song qiu jia fen
|
维药名 | 坎比力
|
别名 | 罕必里《回回药方三十六卷》,肯比拉、克米勒《明净词典》。
|
考证 | 《注医典》载:“是一种树果实表面上的小颗粒状物质,形与红沙子相似。”根据以上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材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吕宋揪荚粉一致。
|
中药材基原 | 为大戟科植物粗糠柴果实的表皮腺毛及毛茸。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Muel1.-Arg.
常绿小乔木,高3~8mn。小枝、幼叶和花序均被褐色柔毛。叶互生,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外形,长7~16cm,基部圆形,先端渐尖,全缘或有钝齿,上面无毛,近基都有腺体2,下面粉白色,被柔毛和散生红色腺点,主脉3;叶柄长1~4cm。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项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内;花小,均无花瓣;雄花单生或成束,多花,长5~8cm,雄花萼裂片膜质;雌花序单生,长3~7cm,萼管状,4~5齿裂,子房和花柱有红色腺点。蒴果近球形,直径6~8mm,具3室,表面无刺,密被红色粉状茸毛。种子类球形,平滑。花期3~4月,果期7~8月。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在果荚粉最多时,采下充分成熟的果实,置于布袋或篮中,摩擦搓揉抖振,擦落毛茸,拣去果实,收集毛茸干燥即可药用。贮入罐中,置阴凉干燥处。
|
药材鉴别 | 腺毛及毛茸呈细粒状,暗红色、浮动性粉末,无臭,无味。投水上浮,微使水色变红。投乙醇、醚、氯仿及苛性钾液中,能使溶液呈深红色。徐徐振荡之,其灰色部分(非腺毛)聚集于表面。
显微鉴别 腺毛呈球形,直径40~100μm、由多数短棒状细胞构成,呈放射状排列;细胞周围及间隙含红色分泌物。非腺毛呈星状,壁厚,无色,长50~150μm。
|
化学成分 | 本品含红色树脂60%~80%。树脂中主要成分为糠柴毒素(rottlerin)、异糠柴毒素(isorottlerin)、3,4-羟基糠柴毒素(3,4-dihydroxyrottlerine)、4-羟基糠柴毒素(4-hydroxyrottlerine)[1,2]、间苯三酚(pholorglucinl)等[3]。
|
药理作用 | 果实的醇提取物在体外及体内都具有杀绦虫作用,对吸虫(如姜片虫、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双腔吸虫)等亦有效,而对线虫(如蛔虫)则无效;水提取物效力较差,醚提取物之作用则介于水、醇之间。一般而言,作用不强,醇提取物1:1O0在体外需1h可使虫体开始死亡。对兔小肠能提高张力,增强蠕动。粗糠柴毒素有抗生育(抗受精)作用,在10mg/kg下能维持100%的有效时间为10d,84%有效时间为20d;剂量提高到20mg/kg能产生100%不育。而异粗糠柴毒素则无此作用[1]。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级干热。
1.《注医典》:“三级干热。”
2.《拜地依药书》:“有人认为二级首干热;有人认为绝对干寒。”
|
功效 | 生干生热,驱除肠虫,燥湿去寒,清除异常体液和过多的湿性,敛疮愈伤,防腐生肌,通便,祛风止痒。
|
主治 |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蛔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大便不畅,湿寒性中耳炎,创口久而不愈,湿疹奇痒。
|
用法用量 | 内服:2~9g。外用:适量。可入消食膏、蜜膏、诃子膏、散剂、软膏、油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
代用药 | |
附方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Khorana M L,et a1.C A,1949,43:8101 [2]Cardillo G,et a1.1965,63:16294f [3]Zinner G,C A,1955,49:9230h 药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维吾尔药材标准(上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科技出版社(K)1993.122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