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Tian zhu huang
|
维药名 | 塔巴西尔
|
别名 | 台巴西尔、本斯鲁亲《药物之园》。
|
考证 | 《注医典》载:“是竹节间形成晶体状物质。”《药物之园》载:“天竺黄出自名叫台尔勒巴尼斯的竹节间晶体状物质。这种竹比其他竹较硬、较细,节间较长;天竺黄在此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色白净,具光泽。”根据以上维吾尔医本草所述原植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天竹黄一致。
|
中药材基原 | 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竹类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青皮竹Bambusa taxtilis McClure
竿高8~10m,直径3~5cm,尾梢弯垂,下部挺直;节间长40~70cm,绿色,幼时被白蜡粉,并贴生淡棕色刺毛,后变无毛;分枝常自竿中下部第7至第11节开始,以数枝或多枝簇生,中央1枝略较粗长。箨鞘早落;箨耳较小,不相等,大耳狭长圆形至披针形;箨舌边缘齿裂;箨片直立,易脱落。叶鞘无毛,背部具脊,纵肋隆起;叶耳通常呈镰刀形,边缘具弯曲而呈放射状的繸毛;叶舌边缘啮蚀状;叶片线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一般长9~17cm,宽1~2cm,先端渐尖具钻状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假小穗单生或簇生于花枝各节,鲜时暗紫色,干时古铜色;小穗含小花5~8朵,顶端小花不孕;颖仅1片,具21脉;外稃椭圆形,具25脉;内稃披针形,具2脊,脊间10脉;鳞被不相等,边缘被长纤毛;花丝细长,花药黄色,子房基部具柄,花柱被短硬毛,柱头3,羽毛状。
常栽培于低海拔地的河边、村落附近。我国分布于广东、广西,现华东、华中、西南各地广为栽培。国外印度亦有分布。
附注:同科植物大麻竹Sinocalamus giganteus(Munro)A.Camus、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竹类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亦同等作为天竺黄入药使用。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冬季采收,砍取竹竿,剖取竹黄,晾干。竹黄由于自然产出者较少,大多采取火烧竹林的方法,使分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另,用在青皮竹上人工打洞的方法,也能形成分黄。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天竺黄含88%~93%的SiO2、3.7%Fe203、3.4%Al2O3等无机成分;另含微量的胆碱,甜菜碱(betaine),氰苷,核酸酶(nuclease),尿素酶(urcase),解朊酶(poptompin),糖化酶(sucrase),乳化酶(lactase)等有机物质[1]。
|
药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级干寒,味甘。
1.《注医典》:“二级寒、三级干,药性复杂。”
2.《拜地依药书》:“三级干寒。”
3.《药物之园》:“二级干、三级寒。”
|
功效 | 生干生寒,燥湿止泻,清热固精,止带,爽心补心,清肝降逆,降糖止渴,退热,凉血消痔。
|
主治 | 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如湿热性腹泻痢疾、遗精、早泄、白带,热性心虚、心悸、肝虚、恶心、呕吐、糖尿病、口渴、发热,血液质性痔疮。
1.《注医典》:“消除门腔炎疼痛,消退眼部热肿,清热强心,消除胆液质流入胃脘性昏厥,爽心除郁,解渴消炎,消除胆液质性腹泻,降火退热。主治口腔发炎疼痛,眼部热性炎肿,热性心悸,胆液质流入胃脘性昏倒,恐慌症,忧郁症,胃热饭渴,胃脘发炎,胆液质性腹泻,发热发烧。”
2.《白色宫殿》:“清热定心,消除恐惧,解郁除慌,醒复昏迷,解渴烦热,防止阻液质过多流入胃脘,燥湿止泻,清热退烧。主治热性心慌,恐惧症,抑郁症,胆液质流入胃脘性昏迷,消渴胃热,湿热性腹泻,发烧发热。”
3.《拜地依药书》:“清热消炎,健龈固牙,消除痔疮,清火补心,除慌解郁,消除胃炎,止恶心,除口渴,消除胃脘久湿,爽心除烦。主治小儿口腔炎,牙龈发炎,牙齿松动,热性心虚,心慌心悸,忧郁多思,胃炎胃虚,胃热恶心,口渴不止,胃脘久湿,心烦不安。”
|
用法用量 | 内服:成人酌情用至1~4g。外用:适量。可入片剂、散剂、粉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
代用药 | |
附方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99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