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Ban mao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章瓦,章日哈,江查-浩日海
|
考证 | 本品载于《后续医典》。《无误蒙药鉴》引自《后读医典》称;“质佳者具红纹,活动于蒿类植物叶间……”并附图1幅。据上述昆虫特征及蒙医沿用经验,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章日哈即阿拉嘎-斑布(斑蝥)。
|
中药材基原 | 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全虫。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1.南方大斑螫 Mylabris phalerata Pal L.
体长15~30mm,底色黑色,被黑绒毛。头部圆三角形,具粗密刻点,额中央有1条光滑纵纹。复眼大,略呈肾形。触角1对,线状,11节,朱端数节膨大呈棒状,末节基部狭干前书。前胸长稍大于阔,前端狭于后端;前胸背部密被刻点,中央具1条光滑纵纹,后缘前面中央有1凹陷,后缘稍向上翻,波曲形。小循片长形,朱端圆钝。鞘翅端都阔于基部,底色黑色,每翅基部缩小;翅中央前后各有黄色波纹状横带;翅面黑色部分刻点密集,密生绒毛,黄色部分刻点及绒毛较疏。鞘翅下为1时透明的膜质翅,带褐色。足3对,有黑色长绒毛,前足和中足跗节均为5节;后足的跗节则为4节,跗节先端有2爪;足关节处能分泌黄色毒液,接触皮肤,能起水疱。腹面亦具黑色长绒毛。
具复变态,幼虫共6龄,以假蛹越冬。成虫4~5月开始为害,多群集取食大豆之花、叶,花生、茄子叶片及棉花的芽、叶、花等。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2.黄黑小斑蝥 Mylabris cichorli Linnaeus
外形与上种相近,体型小,长10~15mm。触角末节基都与前节等阔。
生活习性及分布同上种。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7~8月间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捕捉时应戴手套及口罩,以免毒素刺激皮肤、黏膜。捕得后,置布袋中,用沸水烫死后取出晒干。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1)南方大斑蝥 全体呈长圆形,长10~25mm,宽5~10mm。头略呈三角形,黑色,有1对较大的复眼及1对触角,触角多已脱落。背部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棕黑色,有光泽。胸部突起,有足3对。腹部呈环带状,有黑色绒毛。有特殊的臭味,味初辛后若。
(2)黄黑小斑蝥 体型较小,长1~1.5cm。
以个大、完整、颜色鲜明、尤败油气味者为佳。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15g,微量升华,得白色升华物,放置片刻,在显微镜下观察,为柱形、棱柱形结晶。升华物用石油醚洗2~3次,加硫酸2~3滴,微热,溶解后转入试管内,再继续用小火加热至发生气泡,立即离火,滴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1滴,滴液即显樱红色。(检查斑蝥素)
(2)依上法得白色升华物,加入硫酸(相对密度1.77)2~3滴,微热,溶解后转入试管内,加入间苯二酚粉末少许,小火加热至沸,溶液变红色,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绿色荧光。(检查斑蝥素)
(3)将升华物滴加氢氧化钡水溶液封藏后镜检,可见针束状结晶。
(4)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适量,加盐酸氯仿(1:100)25m1,振摇50min,过夜,滤过,回收氯仿,残渣加丙酮溶解,作供试品溶液。另取斑蝥素对照品制成丙酮液作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两溶液点样子同一块硅胶G板上,以氯仿-丙酮(95:5)展开后,用0.14%溴甲酚绿醇液显色,供试品和对照品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本品含斑蝥素(C10H12O4)不得少于0.35%。
|
化学成分 | 南方大斑蝥含斑蝥素(cantharidin)l%~1.2%,羟基斑蝥素(hrtroxycantharidn)。尚含挥发油、酸类、蜡样物质、脂肪、蚁酸(formic acid)、色素等。斑蝥素系斑蝥酸的内酯,一部分游离,一部分成为镁盐。斑蝥素加碱液处理后,成为可溶性的斑蝥酸盐。尚含磷、镁、钙、铁、铝、锌、铬、镉、锶、铜等元素[1~3]。
黄黑小斑蝥含斑蝥素0.97%[4]。
|
药理作用 | 1.抗肿瘤作用 斑蝥素对小鼠腹水型肝癌和网织细胞肉瘤ARS均有一定抑制作用[1]。能使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明显萎缩、退化、胞浆多空泡等改变。其机制与斑蝥素抑制了肝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有关[2]。斑蝥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如羟基斑蝥胺[2,3]、甲基斑蝥胺、丙烯基斑蝥胺[2]和去甲斑蝥酸钠[4]等,其抑瘤作用则更为显著,抑瘤谱更广或对正常细胞和瘤细胞的杀伤区别更大。 2.升高白细胞作用 斑蝥素的各种衍生物均有升高白细胞作用,如去甲斑蝥素或去甲斑蝥酸钠[5]给小鼠或家兔腹腔注射均有明显的升高外周血细胞作用。其机制前者主要由于刺激骨髓细胞DNA合成所致[6]。后者则可能与缩短白细胞在骨髓成熟、释放时间以及促进骨髓造血于细胞(CFU-S)向粒-单系祖细胞(CFU-GW)分化有关[5]。 3.免疫增强作用 斑蝥素可使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白介素-2和巨噬细胞产生白介素-l增加。斑蝥素增强这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可能是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7]。 4.抗炎作用 斑蝥丹灸对家兔踝关节炎有明显的消肿作用[8]。 5.抗病毒、抗菌作用 感染新城鸡瘟病毒的病鸡喂饲脂溶性斑蝥素,治活率可达90%以上[9]。斑蝥1:4水浸剂体外可抑制堇色毛癣菌等致病皮肤真菌[10]。 6.局部刺激作用 斑蝥素可刺激人和动物皮肤发红起疱[11]。 7.毒性 小鼠灌胃给药LD50,斑蝥悬渡为131.8mg/kg,水煎剂为457.lmg/kg[12]。斑蝥素毒性较大,其腹腔注射的小鼠LD50为1.71mg/kg[1],而其衍生物毒性均有所减小[13]。 肾脏对斑蝥素和斑蝥酸钠很敏感,可引起肾功能障碍,犬口服斑蝥素后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及血清非蛋白氮升高。病理切片检查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中毒犬和小鼠还有肝细胞油肿、坏死及脂肪变、心肌浊肿及肺郁血等改变[14]。 人口服斑蝥的中毒量为1g,致死量约为3g。口服斑蝥急性中毒表现为消化道、泌尿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引起口腔黏膜发生水疮及溃疡、恶心、呕吐、腹绞痛、便血、出现血尿、尿频和排尿困难,并有头痛、头晕、视物不清、高热、休克等症状[15]。 |
性味 | 味苦、辛,性平。有毒。
《无误蒙药鉴》:“红花斑蝥效锐、软,黑斑蝥效锐、糙,黄斑蝥效糙、有毒。”
|
功效 | 利尿,泻脉疾,攻毒。
|
主治 | 主治狂犬病,脉管病,秃疮,协日乌素,痧症,鼠疮,恶疮。
1.《认药白晶鉴》:“逐泻脉疾。”
2.《无误蒙药鉴》:“逐泻脉疾红花斑蝥为佳,治黏炭疽黑斑蝥为佳。”
|
用法用量 | 内服:研未,0.1~0.3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年迈体弱、孕妇禁服。
|
附方 | 治狂犬病 诃子5g,木香15g,百菖蒲10g,麝香5g,草乌(制)10g,斑蝥(制)25g,沉香、肉豆蔻、雄黄(制)各5g。制成水丸,每次0.5~1g,每日1次。后半夜先喝几盅白酒,天亮时用白酒送服。(《蒙医方剂选》狂犬散)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垣建二,等.生药学杂志(日),1983,37(3):253
(2)侯一斌.药物分析杂志,1990,10(5):268
(3)王正益,等.中国中药杂志,1990,15(10):24
(4)Hung-Yuan Hsu.C A,1954,48:4179a
药理
(1)陈瑞婷,等.中华医学杂志,1977,57(8):475
(2)王浴生,等.中药药理与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113
(3)李德华,等.中华医学杂志,1980,6O(7):41O
(4)王广生,等.药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