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Shu kui hua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哈老莫德格,扎布吉拉哈-苏荣-达日雅干,道格担,炮札木,哈老其其格(通称)
|
考证 |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叶蓝色,具长柄,花白色或暗紫色。”《无误蒙药鉴》载:“生于庭园,茎长,叶大,花朱红色、白色、红棕色。”并附植物形态图1幅。上述植物生境、形态特征及附图与蒙医沿用的蜀奏特征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哈老英德格即额热-占巴(蜀葵花)。
|
中药材基原 | 蜀葵 Althaea rosea(L.)Cav.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花朵。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达2.5m。茎直立,具星状簇毛。叶互生,圆形至圆卵形,长6~10cm,宽5~10cm,先端圆钝,基部心形,通常3~7浅裂,边缘具不整齐的钝齿,两面均有星状毛;叶柄长4~8cm,具星状簇毛。花单生于叶腋,有柄,长约2.5cm,小苞片7~8,基部连合,较萼为短;花萼圆杯状,5裂,裂片三角形,密被星状绒毛;花冠直径约7cm,紫红色、淡红色或白色,花瓣5,倒卵形,先端边缘具不规则的齿裂;雄蕊多数,花丝结合成一圆柱体,花药密集其上;子房多室,心皮轮状排列,花柱上部分裂。果实扁球形,直径约3cm。种子斜肾形,背部边缘竖起如鸡冠状,侧面有斜纹。花果期5~10月。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栽培要点]生物学特性 喜阳光充足及温暖气候,耐寒。宜在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夏、秋季播种为宜,6~7月种子成熟,采下即播,约1星期后发芽,当真叶2~3枚时,移植1次,次年就开花。分株繁殖:花后至春季抽梢前进行,常作二年生栽培,生长期可施液肥。
病虫害防治 蜀葵锈病,为害叶片,可在春季和夏季于植株上喷洒波尔多液。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采收,阴干。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花皱缩卷曲,呈不规则圆形或扁形,长2~4.5cm。有的有花萼和副萼,花萼林状,5裂,裂片三角形,长1.5~2.5cm;副萼6~7裂,长5~10mm,二者均呈黄绿色至黄褐色,并被有较密的星状毛。花瓣皱缩卷曲,紫红色或暗紫色、白色、黑色等不定,单瓣或重瓣,展平后呈倒卵状三角形,爪有长髯毛。雄蕊多数,花丝联合呈筒状;花柱上部分裂成丝状。气微,味微苦。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味咸、甘,性寒。
|
功效 | 利尿,消水肿,清热,固精,调经血。
|
主治 | 主治水肿肾热,膀胱热,遗精,月经不调。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小原平太郎.医学中央杂志(日),1964,202:140
(2)小原平太郎.医学中央杂志(日),1964,192:78O
(3)Parthasarathy M R,et a1.C A,1967,66:46558d
药理
(1)王东风,等.中国中药杂志,1989,14(1):46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