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La chang guo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均兴扎拉布,东嘎
|
考证 |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和《无误蒙药鉴》。《无误蒙药鉴》称:“荚果状如血肠,紫色,节多,每节中均有一粒黄色种子,光泽。”并附药材性状图。上述特征与蒙医沿用的腊肠果特征一致,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东嘎即乌日图-东嘎(腊肠果)。
|
中药材基原 | 为豆科植物腊肠树的果实。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腊肠树 Cassia fistula L.
乔木,高可达15m,全株无毛。树皮灰白色,平滑。偶数羽状复叶,对生;叶柄及叶轴无腺点;小叶4~8对,卵形至椭圆形,长6~15cm,宽3.5~5cm,先端渐尖,基部短尖,全缘,两面均被微毛。花腋生,总状花序疏散,悬垂;萼片5,长卵形,薄,长1~1.5cm;花冠蝶形,花瓣大小几根等;雄蕊10,不等长,且不完全发育,花丝弯曲,药椭圆形;雌蕊1,子房几无柄,花柱内弯,柱头顶生,截形。荚果圆柱形,暗褐色,长30~60cm。种子扁平,赤褐色,光亮,种子间有隔膜。花期6~8月,果期10月。
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各地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荚果呈长圆柱形,长30~60cm,直径约2cm,顶端圆而具短尖,基部有短梗。表面暗褐色近至黑色,微带光泽,平滑,在低倍放大镜下,腹背两缝线明显。质坚,可折断,断面具有横隔膜,黄棕色,有光泽,两隔相距约4mm,各具一种子,由黑色短线珠柄附着于腹缝线上。种子扁卵形或类扁圆形,长8~12mm,厚约2.5mm。黄棕色至红棕色,光滑,质坚,内部淡黄色,胚乳发达角质状,胚黄绿色弯曲,种子围在黑褐色黏性果肉中;果肉微有特异香气,味甜而微酸。种子遇热水,立即产生透明的可剥离的胶质薄膜。
|
化学成分 | 全果含氧甲基蒽醌类0.95%,并有蒽醌色素腊肠豆酸(fistulic acid)。果肉含蒽醌1.l%,主要为4,5-二羟基-2-蒽醌羧酸。另含1,8-二羟-3-蒽醌羧酸、芦荟大黄素苷(barbaloi)、芦荟苷及羟甲氧基蒽醌的苷、不饱和蜡(C28 H56)2.27%,少量挥发油、葡萄糖、果糖、蔗糖、丹宁、黏液质、果胶及具特异香气的树脂。又报道含碳水化合物26.30%,蛋白质19.94%,尚含精氨酸、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天冬氨酸及谷氨酸等氨基酸。果荚含蜡,其中有木蜡酸正三十烷酯(57.2%),二木蜡酸正三十烷-1,30-二酯蔗糖[1]。果皮尚含黄酮(flavonoids),生物碱(alkaloids)[2]。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味甘、微辛,性凉。效重、软、锐、腻。
|
功效 | 泻下,消肿,解毒。
|
主治 | 主治肝病,水肿,关节肿痛,消化不良。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治新旧肝病 狠毒(制)、藜芦(制)各25g,腊肠果50g。制成水丸。每次1.5~3g,每日1次,温开水送服。孕妇禁服。(《蒙医药选编》三味腊肠果丸)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民族药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538
(2)EI-sanvvad,t a1.C A,1986,104:165331n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