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Zi kuang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斯仁布-玛日勒布,浩田海音-哈布他盖-乌兰-额莫
|
考证 |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生于热带,叶簇生、蓝绿色,茎细,叶大……果实具毛,种子味苦、甘……果皮棕褐色,似麻雀之肝。”《无误蒙药鉴》该条注其中文名为“可瓜子”,但附图形态特征与紫(钅丱)形态相近。据文献记载及有关专家考证,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斯仁布-玛日勒布即玛如泽(紫(钅丱))。
|
中药材基原 | 为豆科植物紫(钅丱)的种子。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紫(钅丱)Butea monosperma(Lain.)O.Ktze.
乔木,高13~17m。枝条被灰色或棕色绢状短柔毛。三出复叶,顶生叶较大,常呈宽楔形,一般为宽倒卵状菱形,长10~15cm,宽7~11cm,革质,网状腺明显,上面无毛,具光泽,下面密被绢毛,小叶柄长7~13mm;托叶小,外弯,被短茸毛,小托叶钻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长约2.5cm,密被茸毛;苞片线状披针形,早落;小苞片与苞片同形,早落;花橘红色;花萼宽钟形,长约1.3cm,被茸毛,萼齿三角形,上面2齿合生;花冠外面密被银色绒毛,旗瓣卵形,长约2.5cm,龙骨瓣弯曲,先端具喙。荚果矩形,长15~20cm,宽3~5cm,被银色毛,具柄。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于海拔1300m以下的山坡或庭园栽培。分布于印度、锡金、缅甸、泰国、越南,也产于我国云南。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夏季荚果成熟时采收种子,除去杂质,捣碎。
|
药材鉴别 | 种子呈扁平的肾形、卵形、类三角形,长2.2~4cm,宽1.5~3cm,厚1~2mm,外表面暗红褐色,有光泽,具脉纹及皱纹或略平坦,有时部分残存褐色膜状的内果皮则无光泽,偶有翼状膜附于种子外则。种脐明显,其内侧胚芽部位稍厚,种脐常凹入,位于种子略凹或平截的一边之中部或略偏,有时可见长宽各约2mm的种柄。质坚脆,易折断,断面淡黄白色,角质状,油性,种皮薄,可小片剥落,外层灰褐色,内层淡黄棕色,子叶扁平,大型,叶状,淡黄白色,易从两子叶之间剥开。气微,略具豆腥味,有不快感。
|
化学成分 | 紫(钅丱)树种子含紫(钅丱)子内酯(palasonin)等内酯,紫(钅丱)子又含d-苦杏精(d-amarin),β-谷甾醇,β-谷甾醇-β-O-葡萄糖苷,蔗糖;脂肪油18%(其总酯酸中各脂酸含量百分比为亚油酸27.8%,油酸21.8%,棕榈酸19.3%,山榆酸14%,硬脂酸7.4%,二十四烷酸6.2%,花生酸1.8%,十二烯酸1.7%,肉豆蔻酸0.2%);蛋白质19%;紫(钅丱)子还含一种紫(钅丱)子虫胶(Palaaseed lac),其中90%为软树脂;软树脂中有紫茉莉酸(jalariacid)酯甲、紫茉莉酸酯乙及虫胶紫茉蓝酸;其硬树脂组成的酸含3分子桐油酸、5分子紫茉莉酸、l分子虫胶紫茉莉酸[1]。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性温。效钝。
|
功效 | 杀虫,止痛。
|
主治 | 主治肠道虫疾,虫痧,牙蛀,亚玛,皮肤瘙痒。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民族药志(第一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511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