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Lai fu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拉普克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根。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莱菔 Raphanus satiuus L.
一年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lm。根肥厚,肉质,大小、色泽、形状不一。茎粗壮,具纵纹及沟,有分枝,多少有白霜。根生叶丛生,成琴形羽状分裂,长达30cm,疏生粗毛;茎下部叶琴形羽状分裂,长12~24cm,顶端裂片最大,先端钝,两侧裂片4~6对,沿叶轴对生成互生,三角状卵形,愈向下裂片愈小,先瑞锐,边缘齿状或牙齿状;茎上部的叶渐小,叶片矩圆形,长3~5cm,宽1~1.5cm,先端短尖,边缘有浅锯齿或近于全缘;基部具短柄或近无柄。总状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萼片4,线状长椭圆形,绿色,外面带淡紫色;花瓣4,倒卵状楔形,具长爪,白色,淡紫色或粉红色;雄德四强;雌蕊1,子房细圆柱形。长角果圆柱形,肉质,在种子处稍向内缢缩先端具较长的尖喙。种子呈卵圆形而微扁,直径约3mm,红褐色。花期3~6月,果期5~8月。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秋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鲜用,捣汁或切片,晒干。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鲜根肉质,圆柱形、圆锥形或圆球形,有的具分又,大小差异较大。表面红色、紫红色、绿色、白色或粉红色与白色间有,顶端有残留叶柄基。质脆,富含水分,断面类白色,浅绿色或紫红色,形成层环明显,皮部色深,木质部占大部分,可见点状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淡或辣。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味微辛、甘,性温。效轻、腻。
|
功效 | 除巴达干、赫依,调胃火,平喘,润肠,祛痰,愈伤,破痞,燥协日乌素。
|
主治 | 主治胸助闷痛,主脉赫依病,便秘,痞病,耳脓等症。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取适量煎汤,滴耳。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800
(2)Jens K N.C A,1979,91:87848h
(3)HoPPe H A.Drogenkund,1958:789
(4)Toyama Y,et a1.C A,1947,41:2917a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800
(2)PraPhoveanu E,et a1.Virolosv,1987,38(2):115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