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Du yi wei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达嘎木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唇形科植物独一味的全草。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独一味 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
多年生矮小草本。根及根茎直立,较粗,径可达2cm左右,表面有棱起皱纹。无茎。单叶基生,4枚,辐射状两两相对,平展;菱状圆形或肾形,质厚,径6~12cm,边缘具圆齿,下面网脉多凹陷,密被绒毛;叶柄宽。轮伞花序组成头状或短穗状,长3.5~7cm,苞片丝状,先端针形;花萼紫绿色,漏斗状,长约8mm,疏被粗硬毛,具短裂齿,齿端刺状;花冠小,淡红紫色,唇形,上唇盛形,被短毛,下唇3裂;雄蕊4;花柱着生于子房基底,顶端2裂。坚果卵圆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于高山强度风化的碎石滩中或高山草地。分布于甘肃、四川、西藏等高原地区。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秋季挖取全株,去净泥土,晒干。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叶含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luteolin-7-O-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O-阿拉伯糖苷(quercetin-3-O-arabinoside),芹菜素-7-O-新陈皮苷(pigenin-7-neohesperidoside)[1]。根含1-羟基-2,3,5-三甲氧基呫吨酮(1-hydroxy-Z,3,5-trimethoxyxanth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1],独一味素(lamiophlomi-ol)A、B[2]、C[3]等。地上部分含山栀苷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8-O-乙酰基山栀苷甲酯(8-0-acetylshanzhiside methylester),胡麻属苷(sesamoside)[4]。
|
药理作用 |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独一味皂苷、醇提取物给荷瘤小鼠腹腔注射,对移植性肿瘤EC有显著抑制作用,皂苷对HeP实体瘤株,小鼠S180肉瘤均有抑制作用。皂苷还可使荷瘤小鼠脾重、胸腺量及体重增加[1]。独一味浸膏提取出的皂苷给动物腹腔注射,均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E-玫瑰花结形成率及酯酶阳性率,表明独一味有显著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2]。 2.镇痛作用 独一味浸膏给小鼠灌胃,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能显著抑制小鼠醋酸性扭体反应[2]。 3.止血作用 小鼠尾静脉止血实验中,浸膏给小鼠灌胃,有显著止血作用。独一味对大鼠肝脏切割性创口有局部止血作用[2]。 4.抗菌作用 独一味浸膏在体外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产气杆菌有抑菌作用。独一味叶皂苷对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杆菌、枯草杆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显著的抑菌作用[2]。 |
性味 | 味甘、苦,性温。效燥、糙、轻。
|
功效 | 愈伤,接骨,除协日乌素,消肿,止痛。
|
主治 | 主治刃伤,协日乌素性关节肿痛,伸屈不灵,皮肌肿痛,骨折。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调敷。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易进海,等.中草药,199O,21(12):53O
(2)易进海,等.药学学报,1991,26(1):37
(3)易进海,等.药学学报,1992,21(3):204
(4)张承忠,等.中草药,1992,23(10):509
药理
(1)程国权,等.甘肃医药,1985,4(3):3
(2)梁重栋.兰州医学院学报,1987,(2):47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