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Ping bei mu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
多年生草本。茎高40~60cm。叶轮生或对生,中上部的叶常兼有互生,线形,长9~15cm,宽2~6.5cm,先端不卷曲或稍卷曲。花1~3朵,紫色,具浅色小方格,顶花具叶状苞片4~6,先端极卷曲;外轮花被片长约3.5cm,宽约1.5cm,内轮花被先稍短而狭,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雄蕊6;花柱具乳突,柱头3深裂,裂片长约5mm。葫果宽倒卵形,具圆棱。花期5~6月。
生于林下、草甸或河谷。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有些地区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生物学特性 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怕干旱、炎热,能耐一37℃的低温,当气温28℃时,地上植株枯萎。从幼苗到枯萎,生长期60d左右。以土层深厚、疏松、湿润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为最好。
栽培技术 用鳞茎和种子繁殖。以鳞茎繁殖为主:在6月份收获鳞茎时,大的加工入药,中、小者作种栽。中等的种栽按行距5~10cm,株距5cm,小的种栽按行株距5cm×3cm,栽后土5~10cm,浇水,然后在畦上撒2~3cm厚的土粪,以保持土壤水分。种子繁殖:6月时果实成熟,种子采下稍干,立即播种。条播,在畦面上按行距10cm,深度0.5~1cm开浅沟,将种子播入沟内,覆盖薄薄一层细土,稍加镇压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出苗后要松土除草,并进行第1次追肥,每1hm2施硝酸铵150kg,第2次于秋季在畦面上盖2~3cm的厩肥,6月初地上部枯萎,鳞茎进入休眠期,宜种植遮荫作物。
病虫害防治 锈病,对茎叶为害,用萎锈灵600倍液喷雾,7d喷1次,连喷3~4次。黑腐病,对鳞茎为害,拔除病株,撒石灰消毒病穴,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
|
采收加工 | 6月上旬地上部枯萎时,挖取3~4年生的鳞茎,洗去泥沙,略为晾干,再用火炕;将炕烧至温热,于炕上薄铺一层石灰,以吸收水分,最后再把晾干的平贝母均匀地排列在炕上,不可重叠,约炕一昼夜,筛去石灰,挑出成品。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鳞茎呈扁圆形,高0.5~1cm,直径0.8~2cm。表面乳白色或淡黄色,外层两片鳞叶较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相互抱合,顶端略平或稍凹入,常稍开裂;可见内层鳞片合抱而生;质坚实而脆。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类白色。淀粉粒单粒多为圆三角形、卵形、国贝壳形、三角状卵形、长茧形,直径6~58(~74)μm,长约至67μm,脐点裂缝状、点状或“入”字状,多位于较小瑞,层纹细密;半复粒稀少,脐点2个;多脐点单粒可见,脐点2~4个。气孔类圆形或扁圆形,直径40~48(50)μm,副卫细胞4~6个。
|
化学成分 | 鳞茎含西贝母碱(sipeimine),平贝碱甲、乙、丙(Pingbeimine A、 B、C)[1,2],平贝碱苷[3],西贝母碱-3β-D-葡萄糖苷[4]。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性平。效软、柔、稀。
|
功效 | 除热,止咳,化痰,开欲。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徐东铭,等.中草药,1982,13(8):337
(2)徐东铭,等.药学学报,1982,17(5):355
(3)徐东铭,等.药学学报,199O,25(2):127
(4)徐东铭,等.中药通报,1986,11(11):68O
药理
(1)赵学惠,等.中草药,1988,19(3):124
(2)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长白山植物药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1346
(3)徐东铭,等.药学学报,1982,17(5):355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