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Shan nai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嘎札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
多年生草本。块状根茎,单生或数枚连接,淡绿色或绿白色,芳香;根粗壮,无地上茎。叶2枚,几无柄,平卧地面上;圆形或阔圆形,长8~15cm,宽5~12cm,先端急尖或近钝形,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质薄,绿色,有时叶缘及尖端有紫色渲染;叶脉10~12条;叶桶下延成鞘,长1~5cm。穗状花序自叶鞘中出生,具花4~12朵,芳香;苞片披针形,绿色,长约2.5cm,花萼与苞片等长;花冠管细长,长2.5~3cm;花冠裂片狭披针形,白色,长1.2~1.5cm;唇瓣阔大,长约2.5cm,中部深裂,2裂瓣顶端各微凹,白色,喉部紫红色;侧生的退化雄蕊花瓣状,倒卵形,白色,长约1.2cm;雄蕊无花丝,药隔宽,顶部与方形冠筒连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基部具二细长棒状附属物,柱头盘状,具缘毛。蒴果。花期8~9月。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生物学特性 喜高温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旱,不耐寒,7、8月气温在30~36℃时生长旺盛。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富含有机质、疏松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根茎繁殖。种子繁殖:春季3月中、下旬播种、条播或点播,行距10~15cm,株距5~6cm,每1hm2用种量22.5~30kg。根茎繁殖:在收获时选留皮色鲜艳光亮,个子饱满而分芽多的根茎,用草木灰涂好伤口,随折随种,按20cm×20cm的行株距开穴,每穴种3段根茎,每1hm2用种量900~1050kg。
田间管理 幼苗期中耕宜浅,并结合培土,封行后每隔2个月中耕除草1次。追肥分别于5、7、8月施堆肥或厩肥。遇雨季要及时排除积水。
|
采收加工 | 12月至次年3月间,地上部分枯萎时,挖取二年生的根茎,洗去泥土,横切成片。用硫黄烟熏ld后,铺在竹席上晒干。切忌火烘。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根茎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横切片,直径1~2cm,厚0.3~0.5cm。外皮浅褐色或黄褐色,皱缩,有的有根痕或残存须根;切面类白色,粉性,常鼓凸,习称“缩皮凸肉”。质脆,易折断。气香特异,味辛辣。
以色白、粉性足、饱满、气浓厚而辣味强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细胞7~10层,皮层由薄壁细胞组成,皮层中油细胞随处可见,并散有根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中柱占根茎的大部分,维管束散列,亦散有油细胞。薄壁组织中均含有淀粉粒。
粉末特征:类黄白色。淀粉粒众多,主为单粒,圆形、椭圆形或类三角形,多数扁平,直径5~30μm,脐点、层纹均不明显。油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壁较薄,直径40~130μm,胞腔内含浅黄绿色或浅紫红色油滴。螺纹导管直径18~37μm,色素块不规则形,黄色或黄棕色。木柱细胞呈长方形,壁薄。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1Om1,浸渍30min,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5%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显紫红色。(检查挥发油)
(2)取粉末2g,加乙醇10m1,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0min,放冷,滤过。取滤液lm1,加3%碳酸钠溶液lm1,加热3min,放冷后,加重氮苯磺酸试液1~2滴,溶液显红色。(检查豆素)
(3)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适量,用石油醚提取,回收石油醚,提取物用甲醇稀释至约10倍量,点于硅胶G薄板上,以(I)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或(Ⅱ)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距14cm。(I)用10%磷钼酸乙醇液显色;(Ⅱ)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呈现5个斑点。
|
化学成分 | 根茎含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龙脑(borneol)等挥发油成分[1],以及山柰素(kaemPferide)、山柰酚(kaempfe-rol)等[2]。
|
药理作用 | 1.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山柰根茎煎剂0.25%~0.75%浓度时对豚鼠离体肠管呈兴奋作用。而浓度增至l%~1.25%则出现抑制作用;其挥发油的饱和水溶液与煎剂的作用类似[1]。 2.抗菌作用 山柰根茎煎剂在试管内对许兰毛癣菌及其蒙古变种、共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10种常见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 3.其他作用 山柰酚对动物有消炎作用及维生素P活性[3]。山柰热水提取物对犬弓蛔虫幼虫有杀灭作用[4]。从山柰根茎中提得的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是一种竞争型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5],并具有细胞毒活性,能明显抑制人宫颈癌传代HeLa细胞的作用[6]。 |
性味 | 味辛、苦、涩,性热。效轻、锐、燥、糙。
1.《金光注释集》:“味辛,性热,效轻、糙、燥、锐。”
2.《蒙药学》:“味极辛、苦、涩,皮味苦,肉味辛,消化后味苦、涩。”
|
功效 | 除巴达干赫依,温中,化瘀。
|
主治 | 主治消化不良,胃病,恶心,恶血瘀积血痞,月经不调。
《认药白晶鉴》:“除巴达干赫依,化瘀血,解酒。”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中尾万三,等.药学杂志(日),1924:513;913
(2)刘米达夫.植物成分化学(日)(改订第6版),196O:192
药理
(1)南京药学院.药学学报,1966,13(2):96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68
(3)药理学和毒理学杂志(俄),1969,32(4):438
(4)Kiuchi F,et a1,Chem Pharm Bul1,1988,36(1):42
(5)Noro,T,et a1,Chem Phar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