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Lei wan
|
傣药名 | 麻号麻娘糯
|
别名 | |
中药材基原 | 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的菌核。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雷丸 Polyporus mylittae Cooke et Mass.
菌核体通常为不规则的坚硬块状,歪球形或歪卵形,直径0.8~3.5cm,罕达4cm,表面黑棕色,具细密的纵纹;内面为紧密交织的菌丝体,蜡白色,半透明而略带黏性,具同色的纹理。越冬后由菌核体发出新的子实体,一般不易见到。
生于竹林下或棕榈、油棕等树根际。分布于甘肃、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采,选枝叶枯黄的病竹,挖取根部菌核,洗净,晒干备用。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干燥菌核呈类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直径l~3cm。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略隆起的网状细纹。质坚实,不易破裂,断面不平坦,白色或浅灰黄色,似粉状或颗粒状,常有黄棕色大理石样纹理。无臭,味微苦,嚼之有颗粒感,微带黏性,久嚼无渣。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淡肤色。①菌丝粘结成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团块,无色,少数黄棕色或棕红色。散在的菌丝较短,有分枝,直径约4μm。②草酸钙方晶细小,直径约至8μm,有的聚集成群。加硫酸后可见多数外状结晶。
理化鉴别 刮取本品外层褐黑色菌丝体少量,加氢氧化销试液1滴,即显樱红色,再加盐酸使呈酸性,则变黄色。
|
化学成分 | 雷丸含蛋白酶[1]及雷丸多糖(S-4001)。雷丸多糖是以β(1→3)葡萄糖为主链,带有(1→6)支链的葡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183000[3]。
|
药理作用 | 1.驱绦虫作用 雷丸中含有一种能使绦虫虫体坏死的蛋白酶[1],在肠道弱碱性(pH8)的环境中,具有较强的分解蛋白质的作用,该酶遇热则失效[2]。对牛肉绦虫、猪肉绦虫和犬绦虫均有作用,临床服用,基本可根治[3,4]。
2.抗滴虫作用 雷丸粉对肠道滴虫有效[5]。
3.对蛔虫和钩虫的作用 雷丸的50%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猪蛔虫有明显抑制作用[6]。雷九粉内服对钩虫病有明显疗效[7]。
4.抗炎和增强免疫作用 小鼠静注雷丸多糖,对巴豆油引起的耳炎症有抑制作用;大鼠皮下注射雷丸多糖,对琼脂性和酵母性关节肿均有抑制作用;多糖能明显增强小鼠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8]。
5.毒性 人口服雷丸粉20g/吹,每日3次,连服3d,只少数人发生恶心,但无呕吐、腹痛或腹祖泻[4]。
|
性味 | 味微苦,性凉。小毒。入风、水塔。
|
功效 | 凉血止血,祛风止痛,驱虫。
|
主治 | 主治“习哦勒”(便血),“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多短”(肠道寄生虫)。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15g;研粉,适量。
|
注意事项 | 服药期间禁食油腻之品。
|
附方 |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第三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604
[2]王文杰,等.药学学报,1989,24(2):151
药理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第三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604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第三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605
[3]吴震西.上海中医药杂忐,1983,(2):33
[4]刘国声,等.中医杂志,1955,(3):28
[5]王英如,等.中成药研究.1981,(9):43
[6]吴云瑞,等.中华医学杂志,1984,34(1O):347
[7]李仁众,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57.(5):22
[8]王文杰,等.药学学报,1989,24(2):151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