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Hu jiao
|
傣药名 | 麻匹囡
|
别名 | 麻品拨,匹囡
|
中药材基原 | 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胡椒 Piperr nigrum L.
攀缘状藤本,长达5m。茎多节,节处略膨大,幼枝略带肉质。叶互生;叶柄长1.5~3cm,上面有浅槽;叶片革质,阔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8~16cm,宽4~7cm,先端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苍绿色,基出脉5~7条,在下面隆起。花单性,雌雄异株,或为杂性,成穗状花序,侧生茎节上;总花梗与叶柄等长,花穗长约10cm;每花有一盾状或杯状苞片,陷入花轴内,通常具侧生的小苞片;无花被;雄蕊2,花丝短,花药2室;雌蕊子房圆形,l室,无花柱,柱头3~5枚,有毛。浆果球形,直径4~5mm,稠密排列,果穗圆柱状,幼时绿色,熟时红黄色。种子小。花期4~10月,果期10月至次年4月。
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
栽培要点:生物学特性 本品多分布在东经750~1150、南纬50至北纬150之间,年平均温度22~28℃及年降雨量1800~2800m。的地区,以荫蔽地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最好。
栽培技术 扦插繁殖:选避风、地势平坦的土地翻耕3~4次,每隔1~2m开深40~60cm的坑,每坑放腐熟堆肥半坑,覆土3~4cm,浇水。取长约30cm(上具6~7个节)或约15cm(上具2~3个节)的茎蔓作为插条,扦插在苗圃中,生根后移栽大田。
田间管理 ①施肥与浇水:定植后每日浇水1次,1月后新芽长10~17cm时施1:20的腐熟人粪尿。苗高30cm时,在距植株15cm处挖沟施入堆肥,以后每隔2~3个月结合灌溉施入追肥,并中耕培土。②立支柱与缚蔓:当苗高60cm时设立高约3m的支柱。并适时用麻皮将有吸盘的节轻缚在支柱上以助攀援。③打顶:当主蔓伸长到lm左右时,把顶端剪去,经数次整枝,使茎部生长均匀繁茂。④割蔓:即切取插条,定植后6~7个月可割第一次蔓,隔5~7个月割第二次,再隔4~5个月割第三次。
病虫害防治 可进行土壤消毒及喷射硫酸钢以防治枯萎病、溃疡病、炭疽病等。
|
采收加工 | 春秋季采集成熟鲜果,晒干成黑胡椒;将果穗用流水浸至果皮腐烂,去皮,晒干成白胡椒。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1)黑胡椒 果实类球形,直径3.5~6cm;表面棕黑色至黑褐色,具隆起的网状皱纹,顶端有细小的柱头痕,基部有白果轴脱落的瘢痕。剥去果肉可见薄壳状内果皮。纵切面大部分为淡黄棕色或黄白色、坚硬而稍带粉状的外胚乳,中央有空腔,靠近顶端有细小的胚及内胚乳。气芳香,有刺激性,味辛辣。
(2)白胡椒 果核近圆球形,直径3~6cm;表面灰白色,平滑,顶端略扁或微凹,四周有纵走的脉纹1O~14条。种子的性状与黑胡椒同。
显微鉴别 黑胡椒横切面:外果皮由1列表皮及2~3列下皮层细胞组成,表皮细胞含暗棕色物,下皮层薄壁组织间夹有较多黄色石细胞群,石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15~40μm,壁厚10~12μm,有的含棕色物。中果皮薄壁组织中有大型油细胞分布,并有细小维管束散在。内果皮为1列黄色石细胞,径向40~50μm,切向20~35μm,内壁特厚。种皮为2~3列压缩状长形细胞,棕色至暗棕色,内为1列透明细胞;外胚乳最外2~3列细胞含小糊粉粒,内层薄壁细胞含圆形淀粉粒,直径2~6μm,并散有黄棕色或黄绿色油细胞。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1)取本品粉末0.5g,加氯仿5ml,密塞振摇,冷浸过夜,滤过,滤液作供试品溶液。以胡椒碱氯仿液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取供试品、对照品溶液适量,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一乙酸乙酯(6:4)为展开剂,展距12cm,喷改良碘化秘钾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黄棕色斑点。
(2)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10ml,密塞振摇,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加lml石油醚溶解,作供试液。另取胡椒酫作对照品、分别取供试品、对照品溶液适量,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五油醚一乙醚(8:2)为展开剂,展距12cm,喷 2,4-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橘红色斑点。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胡椒碱能延长戊巴比妥对大鼠的睡眠时间,故有镇静作用。用胡椒碱的大鼠其血液及脑内的戊巴比妥浓度较高,可能与胡椒碱抑制肿微粒体酶有关[1]。胡椒碱有明显对抗成四氮惊厥的作用,并能对抗电惊厥,对大鼠听源性惊厥发作也有明显对抗作用[2]。
2.对胆汁分泌的影响 大鼠灌服胡椒可使胆汁浓度升高,如每口喂饲胡椒,可见胆汁流量增多而浓度下降[3]。
3.抗炎作用 胡椒碱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棉球肉芽肿及巴豆油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表明胡椒碱对急性早期炎症和慢性肉芽肿形成均有明显作用。其机制部分是由于刺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所致[4]。
4.毒性 埃及蟾蜍喂胡椒提取物,每星期3次,共5个月,喂饲2个月,开始出现第1个肿瘤,5个月后半数以上动物发生肝脏肿瘤,并发现在牌、肾、脂肪体及卵巢有肝癌细胞的转移[5]。小鼠涂搽或喂胡椒提取物每星期3次,共3个月,可见荷瘤鼠明显增加,如同时给实验鼠涂搽或喂维生素A,每星期2次,肿瘤发生率即减少[6]。
|
性味 | 味辣,气香,性热。火火、土塔。
|
功效 | 补土健胃,降逆止呕,散寒止痛。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入散剂或煎汤,0.5~5g。外用:适量,捣细塞患部。
|
注意事项 | 不宜过量,可致火盛而发各种热病。
|
附方 | 1.治“接崩”,“扰旧短,谢短”胡椒粉0.5g,温开水送服。(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
2.治“接短鲁短,列哈”胡椒5g,土牛膝根15g,姜5g。煎汤,送服五宝药散(雅叫哈顿)5g。(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难波恒雄,等.生药学概论(日)。南江堂,1990:299
药理
[1]Mujumdar A M,et a1.Ind J Exp Biol,1990,28(5):486
[2]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组.北京医学院学报,1974,(4):217
[3]Ganesh B B,et al.Nalarung 1987,31(9):913
[4]Mujumdar A M,et a1.Jnn J Med Sci Biol,1990,43(3):95
[5]EI Mofly M M.et al.Oncology,1991,48(4):47
[6]Shwaireb M H,et a1.Exp Pathol,1990,40(4):233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西双版纳)、(德宏)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