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Yang er ju
|
傣药名 | 娜罕
|
别名 | 牙浪弄
|
中药材基原 | 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和全草。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羊耳菊 Inula cappa(Buch.-Ham.)DC.
亚灌木,高l~2m。全株被污白色或浅褐色绢状或绵状密茸毛;茎枝直立,圆柱形,被绵毛,少分枝,有纵细沟。叶互生,无柄或有短柄,长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稍有小齿,上面绿色,有腺点,被粗毛,背面被厚绢毛或灰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个密集于长的总硬上,在枝顶排成圆锥状;总苞卵形,苞片短,密被毛;花黄色,外围舌状花雌性,舌状花冠先端为3裂,中央管状花两性,先端5裂;雄蕊5,花药基部矢形,有长尾。瘦果,圆柱形,有棱,被白色长绢毛。花果期6~12月。
生于海拔300~2600m的阔叶林下、向阳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四川、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采割全草,春、秋季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长5~30cm,直径可达1.5cm,有分枝,表面深褐色,断面黄白色,粗的根中间黑色。茎圆柱形,少分枝,直径0.3~1c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密被短茸毛。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16cm,宽l~5cm,深绿色,上面密被糙毛,下面密被银灰色绒毛,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边缘具齿;叶柄短。头状花序集成聚伞状复总状花序,胞生,花小,边缘为舌状花,中央为管状花。瘦果长圆柱形,有冠毛。气微、味苦、微甜。
|
化学成分 | 皮含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油酸(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辛酸(caprylic acid)等[1,2]。
地上部分含L一肌醇一1,2,3,5一四当归酸酯(L-inositol-l,2,3,5-tetraangelate),百里香酚(thymol),β-金合欢烯(β-far-nesene),角鲨烯(squalene)[3]。
全草含7,5’一二甲氧基一3,5-2’一三羟基黄酮(7,5’dime-thoxy-3,5’,2’-trihydroxyflavone)等黄酮类化合物[4]。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味微苦,气臭,性平。入水、风塔。
|
功效 | 除风散寒,行气止呕,止汗,止泻,止血。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20g;或根适量,磨汁。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Singha J.C A,1984,101:35914g
[2]Saxena V K,et a1.C A,1985,103:102044e
[3]Bohlmann F,et a1.Phytochemistry,1982,21(3):780
[4]BhardwaJ D K,et a1.C A,1983,98:179028p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698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德宏)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