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Da Ji
|
傣药名 | 芽先多
|
别名 | |
中药材基原 | 为菊科植物大蓟的全草。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大蓟 Cirsium japonicum Fisch.ex DC.
多年生宿根草本。茎高100~150cm,直立,有纵条纹,密被白软毛。叶互生;根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5~3Ocm,羽状分裂,裂片5~6对,先端尖,边缘具不等长浅裂和斜刺,基部渐狭,形成两侧有翼的扁叶柄,被毛;整个叶向上逐渐变小,形状与根生叶相似,基部抱茎,下表面密被内绵毛。头状花序,单生在枝端;炳短;着生披针状叶片l~2;总苞球形,径15~20mm,苞片6~7列,被外形,在基部外面的较短,内面的较长,锐头,有刺,全缘;全部为管状花,紫红色,两性,长约2Omm,先端5裂,裂片线形;雄蕊5,花药相连呈管状,光端分离,基部左右各有一下垂尖尾;雌蕊1,子房下位。瘦果扁椭圆形。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于山野、路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
采收加工 | 全草于夏秋两子当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晒干,以秋季采者为佳;根于8~10月采挖,除去泥土残茎,洗净晒干。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很呈长锤纺形,常簇生而扭曲,长5~15cm,直径0.2~0.6cm。表面暗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灰白色。茎呈圆柱形,基部直径可达1.2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线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牛,球形或椭圆形,总苞枯黄色,冠毛羽状,灰白色。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壁木栓化,有时脱落。皮层较宽,紧靠内皮层处有类圆形分泌腔,直径70~140mum,较密地排列成环;内皮层凯氏带明显。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断续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宽;导管少数,放射状排列,周围常伴有水纤维束。有髓。薄壁细胞含菊糖。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下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3~5个。非腺毛4~18细胞,顶端细胞长而扭曲,直径约7mum,壁县交错的角质纹理。
|
化学成分 | 新鲜叶含柳穿鱼苷(pcctollnarin)[1]。地上部分含ψ-蒲公英甾醇乙酸酯(ψ-taraxateryl acetate).beta一香树脂醇乙酸酯(beta-amyrin acetatc),三十二烷醇(dotrlacontanol),豆甾醇(sllgmasterol,beta-谷甾醇(beta-sitosterol),柳穿鱼素(pectolinarige-nin)[2]。根含油,内有单紫杉烯(aplotaxene),二氢单紫杉烯(di-hydroaplotaxene),四氢单紫杉烯(tetrahydroaplotaxene),六氢单紫杉烯(hexahydroaplotaxenc),1-十五碳烯(1-pentadecene),香附子烯(cyper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罗汉柏烯(thu-jopsene),alpha一雪松烯(alpha-himachalene)[3],顺式的 8,9一环氧一1一十七碳烯一11,13一二块一10一醇(8,9-cpoxy-heptadeca-l-en-11,13-diyn-10-ol)[4]。根中还含蒲公英甾酸乙酸酯(taraxasteryl acetate),ψ一蒲公英甾酸乙酸酯[5],菊糖(inulin)[6]。
|
药理作用 | 1.止血作用15%大蓟水煎液45g/kg灌胃,可使小鼠凝血时间显著缩短[1]。
2.降压作用 大药水浸利、乙醇-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对犬、猫、兔等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2]。大蓟鲜于根水煎液、根碱液、25%和50%酸性醇浸出液及叶水煎液给麻醉犬静注均有降压作用,其中根水效液和根碱液降压作用更显著。叶碱液、全草水煎液、全草碱液降压作用不明显[3]。大蓟1.5g/kg静注,可使麻醉犬血压下降.且具有快速耐受性,并对抑制闭塞颈总动脉(BCD)的加压反射。在降比同时使心率减慢及心收缩力减弱[4]。
3.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大蓟乙醇浸剂1:300O0时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5]。大蓟水提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6]。
4.对平滑肌的作用 火药水煎液或醇浸剂对家兔子宫,无论离体、在位、已孕、未孕或慢性子宫瘘实验,均显现明显兴奋作用,使子宫张力增加,收缩幅度加大,逐渐发生痉挛性收缩,但大蓟煎剂或酊剂对离体大鼠子宫(无论已孕、未孕)以及在位猫子宫均呈抑制,使子宫松弛,节律性收缩消失。大蓟对豚鼠子宫作用不恒定。大蓟对离体兔十二指肠肠管呈抑制作用,使张力降低,振幅减小[7]。
|
性味 | 味甜,气香,性温。入四塔。
|
功效 | 补益四塔。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鲜品100g;或炖鸡服;或泡酒饮。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中冲太六郎,等.药学杂志(日),1959,79(10):1338
[2]顾玉诚,等.中国中药杂志,1992,I7(8):489
[3]Yano K,et a1.Phytochemistrv.1977,16(2):263
[4]Yano K,et al.Phytochemistry,1980,19(8):1864
[5]吉冈一郎,等.医学中夹杂志(日)。1967,227:144
[6]吴时制,等.科学实验简报,1978.(4):7
药理
[1]lshida H,et al.Chem Pharm。Bull,1987,35(2):861
[2]李广粹,等.中国医学科学院1956年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1956,(2):70
[3]屠锡德,等.中成药研究,1982,(8):36
[4]马峰峻,等.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1,14(1):1O
[5]郭钧,等.中国防痨杂志,1964,5(3):481
[6]郑民实,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9.9(11):529
[7]吴葆杰,等.山东医学院学报,1958,(2):45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