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谋来勤别
|
年份 | mouh laeic ngimh baec
|
别名 | 前明
|
来源 | 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的根。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根圆锥形。茎单生,基部有多数褐色纤维。茎生叶和下部叶2~3回三出式羽状分裂,未回裂片菱状倒卵形,长3~4厘米,宽约3毫米,不规则羽状分裂,边有多数圆齿或锯齿,叶柄基部宽鞘状;基生叶2回羽状分裂,裂片较小。花白色;复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双悬果椭圆形或卵形,背棱和中棱线状,侧棱有窄翅。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
生态分布 | 生于山坡草丛中。产于广西昭平、全州、龙胜、融水、灵川、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山东、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春秋季采,除去地上茎洗净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辛,性微寒。
|
功效 | 祛风,清热,化痰止咳,明目,益精。
|
传统应用 | 治感冒咳嗽、痰多气喘、胸胁胀满。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白花前胡根含香豆精类化合物:外消旋白花前胡素A即Pd-Ⅰa、B即Pd-Ⅱ,右旋白花前胡素C、D[1]及E[2],右旋白花前胡素Ⅰb、Ⅲ,前者即为右旋-3′(R)-当归酰氧基-4′-酮基-3′,4′-二氢邪蒿素,后者即为右旋-3(S)-当归酰氧基-4′-(S)-异戊酰氧基-3′,4′-二氢邪蒿素[3,4],北美芹素,白花前胡香县精Ⅰ、Ⅱ、Ⅲ[5],前胡香豆精A,补骨脂素,5-甲氧基补骨脂素,8-甲氧基补骨脂素[6],左旋白花前胡醇[7];香豆精糖甙类化合物:紫花前胡甙[1],印度榅桲式,茵芋甙[7],芸香呋喃香豆醇葡萄糖甙,异美香呋喃香豆醇葡萄糖甙,东莨菪甙,白花前胡甙Ⅰ、Ⅱ、Ⅲ、Ⅳ。及Ⅴ[8,9],紫花前胡种甙Ⅳ,芨芨芹甙及芹菜糖基茵芋甙[10];其他:D-甘露醇[2],β-谷甾醇[6],半乳糖醇,胡萝卜甙[7]及紫花前胡皂甙Ⅴ即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甙元-28-O-β-龙胆二糖甙[10]。
|
药理 |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对血流动力学影响 对麻醉开胸犬,静脉注射外消旋白花前胡素A(Pd-Ⅰa)具有剂量依赖性增加冠脉流量(CBF)、降低主动脉血压(AP)、左室收缩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心肌耗氧量和外周血管阻力等作用。这些作用与地尔硫(艹卓)的作用相似。其中静注Pd-Ⅰa3mg/kg增加CBF的最大值明显大于dil1mg/kg所产生值。但减少AP和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强度只相当于dil的1/10。白花前胡注射液对麻醉开胸猫可增加冠状窦流量(CSF)、降低颈动脉压(BP)、减少冠脉阻力(CR)和心肌耗氧量(MOC),并能提高小鼠心肌摄取86Rb的能力,提示其能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亦可增加离体兔心冠脉流量,降低心肌收缩力并轻度减慢心率[1]。 (2)抗心律失常作用 大鼠静注白花前胡水醇提取液1g(生药)/kg,对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使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或立即停止心律失常的发作,血压、心肌收缩最大上升速率及心率也有短时间降低[2]。 (3)对心脏的作用 大鼠腹腔注射右旋白花前胡素C15mg/kg,每日2次,连续3d,可改善离体缺血再灌注工作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并能促进心输出量。冠脉流量及心率恢复,改善心脏的工作效率,减少肌酸激酶(CK)释放和心肌线粒体钙含量,表明对心脏缺血有保护作用[3]。 (4)扩血管作用 白花前胡注射液对氯化钾诱发的犬冠脉条收缩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对氯化钾或去甲肾上腺素诱发的兔主动脉条收缩也有同样作用[1]。 (5)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紫花前胡甙和紫花前胡甙元对ADP诱发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抗聚集作用。紫花前胡和白花前胡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ADP诱发的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较水、丁醇或己烷提取物强。而Pd-Ⅰa和紫花前胡素C-Ⅴ,对原发性血小板聚集反有促进作用[4]。 2.祛痰作用 紫花前胡有较强的祛痰作用。麻醉猫灌胃煎剂1g/kg,能显著增加呼吸道的黏液分泌,持续达6~7h以上[5]。 3.其他作用 Pd-Ⅰa、紫花前胡素C-Ⅱ、Pd-C-Ⅲ和Pd-C-Ⅳ均可抑制刀豆球蛋白A和磷脂酰丝氨酸诱发的大鼠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其IC50分别为79μmol/L、100μmol/L、102μmol/L和73μmol/L,此作用似与其阻滞肥大细胞钙内流相关[6]。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陆政雄等:《药学学报》,1979,14(8):486。 [2]叶锦生等:《药学学报》,1982,17(6):431。 [3]Okuayama T,et al.Planta Med,1981,42(1):89. [4]奥山徹等:《生药学杂志》(日),1981,35(4):331。 [5]Takata M,et al.Planta Med,1990,56(3):307. [6]孔令义等:《药学学报》,1993,28(6):432。 [7]孔令义等:《中草药》,1993,24(8):401。 [8]Okuyama T,et al.Planta Med,1989,55(1):64. [9]Takata M,et al.Planta Med,1988,54(4):323. [10]Takata M,et al.Planta Med,1990,56(1):133 |
药理参考文献 | [1]常天辉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4):9。
[2]常天辉等:《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1,20(5):337。
[3]杨解人等:《药学学报》,1992,27(10):729。
[4]Okuyama T,et al.Planta Med,1986,52(2):132.
[5]高应斗等:《中华医学杂志》,1954,40(5):331。
[6]Suzuki T,et al.C A,1985,103:205543w.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