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铜亮
|
年份 | domh ndiangx
|
别名 | 厚朴皮
|
来源 | 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的全株。
|
形态特征 | 落叶乔木,高5-15米。树皮厚,紫褐色,油润而带辛辣味;小枝幼时有绢状毛,老时无毛;顶芽粗大圆锥状,密生淡黄褐色绒毛。单叶互生,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0-45厘米,宽10-24厘米,顶端圆形、钝尖或短急尖头,基部楔形或有时圆形,进全缘或微波状,上面黄绿色,下面被白粉;叶柄长2.5-4.5厘米。花白色,芳香,与叶同时开放,单生枝顶。聚合果长椭圆形,长9-12厘米,成熟时木质。种子外种皮红色。花期4-5月,果期9-1~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的坡地上。产于广西灵川、金秀、贺州等县市;分布于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根及树皮于立秋至冬至间剥取,晒干备用;花夏季采,晒干备用;果实于秋季成熟时采,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辛,性温。
|
功效 | 温中理气,化湿行滞,祛风镇痛。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3-9克,水煎服。
|
方例 | 1.胃痛 铜亮(厚朴)树枝30克,水煎服。
|
化学成分 | 树皮含木脂体类化合物:厚朴酚,和厚朴酚,和厚朴新酚,6′-O-甲基和厚朴酚,厚朴醛B、C,厚朴木脂体A、B、C、D、E及台湾檫木醛;单萜木脂体类化合物:辣薄荷基厚朴酚,双辣薄荷基厚朴酚,辣薄荷基和厚朴酚及龙脑基厚朴酚;降木脂体类化合物:台湾檫木酚,厚朴三酚B,厚朴醛D、E;双水脂体类化合物:厚朴木脂体F、G、H及I[1]。生物碱:木兰箭毒碱和柳叶木兰碱[2];挥发油:含30多种成分,主要有β-桉叶醇17.4%,荜澄茄醇14.6%,愈创薁醇8.7%,对-聚伞花素7.8%,1,4-桉叶素5.6%,丁香烯5.0%,芳樟醇4.6%,α-松油烯4.5%,α-葎草烯3.9%,4-松油烯醇3.4%,蓝桉醇3.1%及α-柠檬烯3.0%[3]等。还含芥子醛,丁香树脂酚,丁香树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甙及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4-(W-羟丙基)-2-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1]。根皮含厚朴酚,和厚朴酚,松脂酚二甲醚,鹅掌楸树脂酚B二甲醚及望春花素[4]。另有报道厚朴还含O-甲基丁香油酚,5,5′-双-2-丙烯基-2-羟基-3,2′,3′-三氧基-1,1′-联苯及4,4′-双-2-丙烯基-3,2′,6′-三甲氧基-1,1′-联苯醚[5]。
|
药理 | 1.肌肉松弛作用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腹腔注射具有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较大剂量时,可使小鼠的翻正反射消失,厚朴醚提取物也具有上述作用。在小鸡脊髓反射试验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腹腔注射均能明显抑制伸肌反射,此作用可被大剂量士的宁所拮抗,因而认为它们属于非箭毒性的肌松剂且其作用比美芬新为强,表明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具有特殊而持久的肌肉松弛活性[1]。 2.对平滑肌的作用 厚朴煎剂浓度在1:166时,对小鼠离体肠管呈现兴奋作用,张力上升,振幅加大,而浓度加大至1:100时则转为抑制,并能对抗乙酰胆碱和氯化钡的兴奋作用;对豚鼠离体肠管的作用与小鼠基本一致,但兴奋作用不明显,而抑制作用更明显[2]。 3.抗溃疡作用 厚朴酚对幽门结扎,水浸应激性溃疡以及巯基乙胺所致的胃溃疡,均有抑制效果,但对组胺和胃泌素的分泌刺激作用没有抑制效果。厚朴酚的抗溃疡作用,不是通过末梢的作用,而是通过中枢性(分泌)的抑制作用所产生[3]。对大鼠幽门结扎型及应激型两种急诊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厚朴生品、姜炙品均有抗溃疡作用,清炒品则无;厚朴姜制后抗胃溃疡作用加强[4]。 4.降血压作用 低于肌松剂量的厚朴生物碱注射给药即有明显降压作用,这一作用不能被抗组胺药所对抗,说明并非由于组织胺释放引起,静注的降压时程约维持10-15min,肌内注射可维持1h以上[5]。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Yahara S,et al.Chem Pharm Bull,1991,39(8):2024. [2]崔建芳等:《药学学报》,1988,23(5):383。 [3]Pu Q L,et al.Planta Med,1990,56(1):129. [4]Chen C C,et al.C A,1990,113:46155j. [5]Baek Nam In,et al.C A,1993,118:98099s. |
药理参考文献 | [1]Watanabe K,et al.Jap J Pharmacol,1975,25(5):605(C A,1976,84:99380t)
[2]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医学基础教研组:《新医药学杂志》,1973,(4):31。
[3]渡边和夫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1,3(1):54。
[4]胡丽萍等:《中草药》,1991,22(11):509。
[5]上海中医学院药理教研组等:《新医药学杂志》,1974,(5):41。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