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堂愁
|
年份 | dangh zouc
|
别名 | 南柴胡、柴胡、狭叶柴胡
|
来源 | 伞形科植物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ex DC.的全草。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30-80厘米。根纺锤形,外皮红褐色。单叶互生,纸质,长披针形或线形,长10-16厘米,宽0.6-1.4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有硬尖头,基部稍变狭抱茎,边全缘,平行脉9-13条,下面苍白色。花黄色;复伞形花序,生于茎顶部,顶生花序往往短于侧生花序;伞辐3-7,不等长;总苞片2-5。双悬果长圆形,棕褐色,棱有狭翅。花期6-9月,果期9-11月。
|
生态分布 |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性微寒。
|
功效 | 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升阳,调经,除烦,镇痉。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3-9克,水煎服。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1.抗炎作用 柴胡皂甙478mg/kg和柴胡挥发油400mg/kg,腹腔注射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柴胡皂甙尚能抑制右旋糖酐、5-羟色胺、巴豆油或醋酸引起的鼠足肿。柴胡皂甙a和d具有抗渗出(肉芽囊法)和抗肉芽肿作用(棉球肉芽肿法)[2]。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解热作用家兔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引起发热后,皮下注射柴胡醇浸膏的5%水溶液2.42g(生药)/kg,出现明显的解热作用[3]。20%柴胡水煎剂2g/kg对过期或伤寒混合菌苗所致家兔发热,也有明显的解热作用[4]。 (2)镇静及抗惊厥作用 柴胡皂甙和柴胡皂甙元A等均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口服柴胡粗皂甙200mg/kg-800mg/kg即能使小鼠出现镇静作用。小鼠攀登实验和大鼠条件性回避反应,证明了柴胡总皂甙和皂甙元A有明显的运动抑制和安定作用[5,6]。 (3)镇痛作用 小鼠压尾法或醋酸扭体法均证明了口服柴胡粗皂甙有明显的镇痛作用[7,8]。电击鼠尾法实验证实柴胡皂甙478mg/kg(1/4 LD50)能使痛阈明显增高[1]。 3.对肝脏的作用 醋炙柴胡和醋拌柴胡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有轻度减轻肝脏损伤的作用[9]。柴胡对伤寒菌苗、乙醇、四氯化碳、D-半乳糖胺等所致所肝损害有肿显的抗损伤和促进胆汁的分泌作用[10]。柴胡皂甙能抑制D-半乳糖胺,四氯化碳及α-萘硫氰酸酯所致的实验性肝损害[11].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小鼠腹腔注射柴胡多糖100mg/kg,可显著增加脾系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数及吞噬指数和流感病毒血清中和抗体滴度,但不影响脾细胞分泌溶血素,柴胡多糖对正常小鼠迟发超敏反应无作用,但可以完全及部分恢复环磷酰胺或流感病毒对小鼠迟发超敏反应的抑制。柴胡多糖还能明显提高刀豆球蛋白(ConA)活性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实验表明柴胡多糖能提高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并使免疫抑制状态有一定程度的恢复[12]。 5.对心血管系统和影响 柴胡醇浸出液、柴胡皂甙均能降低兔血压,抑制离体蛙心和豚鼠心脏。犬静脉注射柴胡皂甙5mg/kg可出现短期的降压反应及心率减慢[10、13]。 6.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柴胡煎剂(1:1)在体外对结核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轻度的抑菌作用,对疟原虫、钩端螺旋体及牛痘病毒也有抑制作用[14,15]。柴胡水煎液有较好的抑制流感病毒A3的能力[16]。柴胡注射液12.0g/kg腹腔注射乳鼠,对抑制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有一定作用[17]。柴胡皂甙a和d体外实验对流感病毒有抑投影作用[10]。 7.毒性 柴胡醇浸膏(10%)鼹鼠皮下注射,最小致死量(MLD)为100mg/kg体重[18]。柴胡皂甙的LD50因动物种类给药途径不同,差别很大[5、6]。小鼠口服的LD50为4.7g/kg;腹腔注射LD50为1.906g/kg±0.21g/kg;背部皮下注射为LD50为1.75g/kg;尾静脉注射为0.07g/kg。柴胡挥发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19mg/kg±0.12mg/kg[1]。柴胡注射液毒性极微,未见毒理反应[10]。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郭济贤等:《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0,17(4):278。 [2]贾琦等:《药学学报》,1989,24(12):961。 [3]Ding J K,et al.Chem Pharm Bull,1986,(34):1158. |
药理参考文献 | [1]周重楚等:《药学通报》,1979,14(6):252。
[2]高水敬次郎等:《药学杂志》(日),1969,89(10):1367。
[3]朱颜:《中药的药理与应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34。
[4]孙世锡:《中华医学杂志》,1956,(1):964。
[5]高木敬次郎等:《药学杂志》(日),1969,89(5):712。
[6]柴田丸等:《药学杂志》(日),1973,93(12):1660。
[7]王浴生等:《中药药理与应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886。
[8]高木敬次郎等:《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药学分册》,1975,(1):34。
[9]陈青莲等:《中成药》,1994,16(3):22。
[10]张本:《吉林中医药》,1983,(1):39。
[11]靳怀建:《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6,8(1):3。
[12]张兴权等:《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89,3(1):30。
[13]李向中:《中药通报》,1983,8(2):39。
[14]王善源等:《科学通报》,1958,(12):379。
[15]吴泽芳等:《药物分析杂志》,1983,3(5):293。
[16]郝莉萍等:《人民军医》,1992,(11):49。
[17]郑宣鹤等:《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3,18(2):165。
[18]刈米逹夫:《和汉药用植物》(日),1940:130。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