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梅盘咪
|
年份 | hmeih bunh miev
|
别名 | |
来源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肉质草本。茎细弱,匍匐生根,长10-25厘米。叶肉质,或3叶轮生,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5-25毫米,宽3-5毫米,顶端急尖,基部有距,边全缘。花黄白色;聚伞状花序项生,有3-5个分枝。蓇葖果略叉开。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
生态分布 |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甘、淡,性凉。
|
功效 |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止血生肌。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300-60克,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烂敷。
|
方例 | 1.蜂窝组织炎、蛇虫咬伤 梅盘咪(垂盆草)鲜品30-60克,捣烂取汁内服,并用适量捣烂外敷。
2.咽喉肿痛、口腔溃疡 梅盘咪(垂盆草)鲜品适量,捣烂调第二次洗米水成1:1含漱。
3.肝炎 梅盘咪(垂盆草)30克,(当归)10克,表使(枣)10个,水煎服。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1.护肝作用 从垂盆草中提取垂盆草甙制成垂盆草片,按0.5mg/只-1.0mg/只小鼠灌胃给药,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使肝细胞内糖元和葡萄糖-6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含量增加,肝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和ATP酶活性增强,表明垂盆草甙的保肝作用可能与此有关[1]。 2.免疫抑制作用 垂盆草甙可使小鼠胸腺内胸腺细胞数明显降低,小鼠溶血空斑试验证明,它能抑制T细胞依赖抗原——SRBC的抗体形成细胞数;还能抑制T细胞介导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实验中还发现,垂盆草甙使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另外,还可见到给药组小鼠骨髓中T淋巴细胞比例非常显著地升高,故推测垂盆草甙的作用可能类似于类固醇甾体激素,能使外周T细胞转移至骨髓[2]。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Marion L.et al.Can J Research(B),1949,27:215. [2]方圣鼎等:《化学学报》,1982,40(3):273。 [3]Hegnauer,R.Chemotaxonomie der Pflanzen(Ⅲ),1964:576,578. |
药理参考文献 | [1]汪丽亚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4):237。
[2]翟世康等:《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1982,(3):145。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