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唐元
|
年份 | dangh wiangh
|
别名 | |
来源 | 藤黄科植物藤黄Garcinia hanburyi Hook.f.的树脂。
|
形态特征 | 常绿乔木,高约18米。小枝四棱形。单叶对生,薄革质,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顶端钝,基部楔形,全缘。花黄色,斗性,腋生,萼片和花瓣均4片;雄花2~3朵簇生,雄蕊多数,合生成近球状肉质体;雌花单生,较大,有12枚退化雄蕊,柱头盾状。浆果近球形,直径约2厘米;种子4枚,围以内瓤状的假种皮。花期11月,果期次年2~3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热带地区。产于印度、泰国。
|
采集加工 | 多在药店购买成品。
|
性味 | 味酸、涩,性温,有大毒。
|
功效 | 拔脓消肿,散结,解毒,止血,杀虫。
|
传统应用 | 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慢性骨髓炎。
|
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水调敷患处。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藤黄树含藤黄酸,别藤黄酸[1],新藤黄酸[2,3]。
|
药理 |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Ahmad S A,et al.J Chem Soc(C):1966,772. [2]陈葆仁:《药学通报》,1980,15(11):522。 [3]吕归宝等:《药学学报》,1984,19(8):636。 |
药理参考文献 | [1]陈葆仁:《江西医学院学报》,1980,(2):1。
[2]雷秋模等:《中华肿瘤杂志》,1985,7(4):282。
[3]雷秋模等:《江西医药》,1982,(3):1。
[4]曹济民等:《江西医药》,1980,(3):1。
[5]曹婉梯:《中草药》,1982,13(4):170。
[6]陈林芳:《中药材科技》,1982,(3);32。
[7]孙周等:《江西医学院学报》,1983,(3):5。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