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岩廷咪
|
年份 | nganh dinh miev
|
别名 | 板兰根
|
来源 |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根、叶。
|
形态特征 | 二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主根深长,直径5~9毫米,灰黄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稍带粉霜。单叶互生,基生叶长圆状椭圆形,较大,有柄;茎生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5~7厘米,宽1~2厘米,顶端钝,基部垂耳圆形,半抱茎,全缘或有不明显的锯齿。花黄色;总状花序生于顶部叶腋,排成圆锥花序状。果长圆形,顶端圆钝或截形,扁平,边有翅;种子1,褐色。花期5月,果期6月。
|
生态分布 | 广西有栽培;分布于内蒙古、陕西、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省份;亚洲其他地区和欧州也有。
|
采集加工 | 根,初冬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备用;茎、叶,8~11月割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性寒。
|
功效 |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
|
方例 | 1.腮腺炎 岩廷咪(板兰根)15~30克,木恐碎(海金沙)根30克,水煎服。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1.抗细菌、病毒作用 体外试验,100%板蓝根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1]。单层Vero-E6的细胞用50%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出血热病毒吸附,板蓝根注射液做抗病毒实验,结果,1:100板蓝根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有明显的杀灭作用[2]。板蓝根抽提物能抑制病毒侵染并有抑制增殖作用[3]。 2.抗内毒素作用 经鲎试验法、家兔热原检查法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内毒素结构形态变化等实验研究证实板蓝根有抗大肠杆菌O111B4内毒素作用[4-7]。10kGy及以下剂量的γ射线辐照板蓝根药材不会影响其抗内毒素作用[7]。 3.对免疫调节作用 板蓝很多糖25mg/kg、50mg/kg、100mg/kg腹腔注射可明显增强小鼠对二硝基氯苯(DNCB)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诱导体内淋巴细胞转化和增强脾细胞的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8]。腹腔注射板蓝根多糖50mg/kg可显著促进小鼠免疫功能,其表现为:能明显增加正常小鼠脾重,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脾指数,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的降低有明显对抗作用,显著增强二硝基氯苯所致正常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迟发型过敏反应;此外,还能增强抗体形成细胞功能,增加小鼠静注碳廓清速率[9]。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张时行:《中草药》,1983,14(6):247。 [2]李清华等:《中草药》,1983,14(10):440。 [3]黄乔书等:《药学通报》,1981,16(3):54。 [4]许益民等:《常州中药》,1991,91(4):56。 |
药理参考文献 | [1]黄文玉等:《山东中医杂志》,1991,10(3):40。
[2]李闻文等:《湖南医学》,1994,11(3):168。
[3]王启燕等:《病毒学杂志》,1990,(1):107。
[4]刘云海等:《中国中药杂志》,1994,19(2):88。
[5]刘云海等:《中草药》,1993,24(8):413。
[6]王今达等:《中国急救医学》,1982,2(2):30。
[7]李耀维等:《中国药房》,1995,6(2):9。
[8]陆平成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7(2):22。
[9]许益民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6):357。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