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别雷刹
|
年份 | baec leih sapc
|
别名 | 入地蜈蚣、地蜈蚣、竹叶七
|
来源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40~80厘米。根状茎粗壮而横走,具节和鳞片。叶基生,直立,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22~46厘米,宽8~11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皱波状;叶柄长30~40厘米。花紫色;花茎短,贴近地面,1花顶生。浆果球形,有宿存花柱。花期2~5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林下阴处。产于广西南丹、三江、贺州、昭平、北流、浦北等县市;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份;日本也有。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辛、微涩,性温。
|
功效 | 活血通络,散瘀止痛,清热利尿,化痰止咳,止血,强筋骨。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9~15克,水煎服。
|
方例 | 1.筋骨疼痛、经闭腹痛 别雷刹(蜘蛛抱蛋)9~15克,水煎服。
|
化学成分 | 根茎含蜘蛛抱蛋甙[1]。地下部分含蜘蛛抱蛋甙,甲基原蜘蛛抱蛋甙,1β,2β,3β,4β,5β-五羟基螺甾-25-(27)-烯即△25(27)-五羟螺皂甙元或△25(27)-新五羟螺皂甙元及螺甾烷醇[2]。
|
药理 |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Takano S,et al.C A,1989,110:111922m. [2]Hirai Y,et al.C A,1983,98:50357r. [3]Kaneta M,et al.Agric Biol Chem,1980,44(6):1405. |
药理参考文献 |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