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杠蒜
|
年份 | gorngh funx
|
别名 | |
来源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常绿粗壮草本。鳞茎长柱形。叶基生,带状披针形,长达1米,宽7~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抱茎,边波状,深绿色。花白色;花等直立,高与叶等长;伞形花序顶生,有花10~24朵;蒴果近球形,种子常1枚。花期6~8月,果期11~12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河边、村旁、低洼地草丛中,或裁于庭园中。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湖南、四川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辛,性凉。有小毒。
|
功效 |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清肺,化废止咳。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3~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
|
方例 | 1.横痃 杠蒜(罗裙带)叶、根,鲜品适量,(红糖)30克,共捣烂煨热敷患处。
|
化学成分 | 茎含生物碱:文殊兰碱,文殊兰星碱,石蒜碱,鲍威文殊兰碱[1]。
|
药理 |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Tang R J,et al.C A,1995,112:128545m.
|
药理参考文献 |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