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爷也咪
|
年份 | nyatv nyatv miev
|
别名 | 蛇利草、了哥利、龙利草
|
来源 |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披散草本。茎纤细,多分枝,基部伏卧。单叶对生,条形,长1~4厘米,宽2~4厘米,顶端急尖,基部与托叶连生;托叶顶端有芒尖。花白色,单朵或成对生于叶腋。蒴果双生,扁球形,有宿存萼裂片,开裂。花期7~9月,果期9~10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田边、沟旁、路边湿润地方或荒地中。产于广西贺州、岑溪、容县,玉林、贵港、平南、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甘、淡,性凉。
|
功效 |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祛风,破瘀。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研粉水调敷。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小鼠灌服本品粗提取物水溶液0.6g(生药)/只,能增强腹腔液中白细胞吞噬白色葡萄球菌的能力[1]。在兔白细胞吞噬细菌能力试验中,灌服水煎剂组较对照组提高3倍以上[2]。体外试验,亦能增强人血液中白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功能[3]。小鼠灌服本品煎剂300mg/只,应用免疫玫瑰花结方法,能显著减少初次免疫小鼠脾细胞中花结的增生数[4]。小鼠腹腔注射本品水提取物60mg/只,共7d,可明显增强刀豆蛋白A(ConA)和细菌脂多糖(LPS)对脾细胞增殖反应;对BALB/c小鼠腹腔注射本品每日100mg/kg,连续7d,可增强脾抗体分泌细胞(PFC)数目;同时增强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功能[5]。小鼠腹腔注射本品制剂0.46g(生药),能明显降低胸腺重量[6]。煎剂对正常豚鼠补体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对经中华眼镜蛇毒因子处理后的豚鼠低补体状态在腹腔注射5g(生药)/kg,连续5d后改为灌服,有一定促进恢复作用[7]。 2.抗菌作用 本品体外抗菌作用不显著,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有微弱作用[8]。高浓度水煎剂可抑制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及变形杆菌的生长,对其他多种常见致病菌作用弱[9]。对兔实验性阑尾炎有较好的疗效[2]。 3.抗肿瘤作用 本品粗制剂,体外试验仅在高浓度下对艾氏腹水癌,吉田肉瘤及多种白血病癌细胞有抑制作用[10,12]但多种肿瘤的体内试验,均无明显疗效,考虑体外试验时本品仅在高浓度下有阳性反应,故认为是非特异性的[11]。 4.毒性 本品浸膏给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04(88~123)g(生药)/kg[11]。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Nishihama Y,et al.Planta Med,1981,43(1):28. [2]Yang T H,et al.C A,1974,80:124650h. [3]Tai D F,et al.Hua Hsueh,1979,(3):60. [4]Yahgi S,et al.Shoyakugaku Zasshi,1982,36(4):366. [5]蔡楚伦等:《药学学报》,1964,11(12):809。 [6]蔡楚伦等:《药学学报》,1966,13(3):181。 |
药理参考文献 | [1]后字236部队:《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中医研究院情报资料室),1971:39。
[2]江西赣州专区卫生学院科研组:《新医药资料》(江西药科学校),1970,(4):8。
[3]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技简报》(医药卫生部分),1972,(5):20
[4]基础部微生物教研组:《北京医学院学报》,1978,(3):156。
[5]秦风华等:《上海免疫学杂志》,1990,10(6):321。
[6]河南医学院肝炎研究组:《河南卫生》,1974,(4):19。
[7]吴耀生等:《广西医学院学报》,1991,8(3):187。
[8]实验室小组:《新中医》,1971,(2):30。
[9]南昌市第一医院:《中草药通讯》,1970,(4):46。
[10]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防治参考资料》(江苏省肿瘤防治办公室),1972:21。
[11]潘启超等:《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会议论文摘集》(中国药学会),1962:336。
[12]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肿瘤白血病研究组等:《浙江中医药》,1975,(1):20。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