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卡(木贡)
|
年份 | gapqc gaangx
|
别名 | 苦桔梗
|
来源 | 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Jacq.)A.DC.的根。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直立草本,植体有乳汁。根肉质,胡萝卜形。茎通常不分枝,无毛,高40~120厘米。单叶,3枚轮生,对生或互生,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7厘米,宽0.5~3.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楔形至圆钝,边有细锯齿,无毛,几无柄。花蓝紫色,合生,5裂(数);单朵或多朵生于茎、枝顶端。蒴果倒卵形,熟时顶部5瓣裂。花期7~9月,果期8~10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荒野、山坡、草地上。产于广西宾阳、北流、蒙山、钟山、富川、恭城、桂林、全州、三江、南丹、天峨、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国内大部分省份。
|
采集加工 | 春秋季采,刮去粗皮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辛,性微温。
|
功效 | 宣肺散寒,化痰止咳,排脓消肿,利咽喉。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3~15克,水煎服。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根含多种皂甙,迄今已分得18种三萜皂甙,它们是:桔梗皂甙A、C、D[1]、D2、D3,去芹菜糖基桔梗皂甙D、D3,2"-O-乙酰基桔梗皂甙D2,3"-O-乙酰基桔梗皂甙D2,远志皂甙D、D2,2"-O-乙酰基远志皂甙D、D2,3"-O-乙酰基远志皂甙D、D2,桔梗甙酸-A甲酯,2-O-甲基桔梗甙酸-A甲酯,桔梗甙酸-A内酯[2]。其中主成分是桔梗皂甙D,桔梗皂甙A又叫做2"-O-乙酰基桔梗皂甙D,桔梗皂甙C又叫做3"-O-乙酰基桔梗皂甙D。多种混合皂甙经完全水解所产生的皂甙元有:桔梗皂甙元[3],远志酸[4],以及少量的桔梗酸A、B、C[5];如混合皂甙进行部分水解,则得到8种次皂甙,它们在分离过程中是以甲酯形式分得的:3-O-β-D吡喃葡萄糖基远志酸甲酯,3-O-β-昆布二糖基远志酸甲酯,3-O-β-D吡喃葡萄糖基桔梗皂甙元甲酯,3-O-β-昆布二糖基桔梗皂甙元甲酯,3-O-β-龙胆二糖基桔梗皂甙元甲酯,3-O-β-D-吡喃葡萄糖基桔梗酸A内酯甲酯,3-O-β-D-吡喃葡萄糖基桔梗酸A二甲酯,2-O-甲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桔梗酸A二甲酯[6]。根还含白桦脂醇,α-菠菜甾醇,α-菠菜甾醇β-D-葡萄糖甙[7]。
|
药理 | 1.祛痰与镇咳作用 麻醉犬灌服桔梗煎剂1g/kg后,能显著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量,其强度可与氯化铵相比[1]。对麻醉猫也有明显的祛痰作用[2]。豚鼠多次灌服粗制桔梗皂甙80mg/kg,同样取得祛痰效果[3]。有报道桔梗皂甙的祛痰作用强于远志。而小鼠酚红法试验结果则弱于远志[4]。桔梗的祛痰作用主要由于其所含皂甙口服时刺激胃黏膜,反射地增加支气管黏膜分泌,使痰液稀释而被排出[5]。桔梗皂甙有镇咳作用[3,6,7]。豚鼠腹腔注射的镇咳ED50为6.4mg/kg(相当于1/4LD50量)[3]。 2.抗炎作用 桔梗皂甙具有抗炎作用[6]。大鼠灌服粗桔梗皂甙100mg/kg、200mg/kg,对角叉菜胶及醋酸所致的足肿胀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前者抗炎作用可持续4~5h,后者持续约1h[7]。大鼠灌服桔梗皂甙每日50mg/kg、100mg/kg,连续7d,对棉球肉芽肿呈显著抑制作用;且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也有效[7,8]。桔梗皂甙还能显著抑制过敏性休克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7]。小鼠口服桔梗皂甙可抑制腹腔注射同一皂甙所致的扭体反应与腹腔渗出[8]。桔梗无直接抗菌作用,但其水提取物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力,提高溶菌酶的活性肝[9]。 3.对中枢神经作用 小鼠灌服桔梗皂甙50mg/kg、100mg/kg、200mg/kg,能抑制小鼠自发性活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呈明显的镇静作用;对小鼠醋酸性扭体反应及尾压法呈镇痛作用;对正常小鼠及伤寒、副伤寒疫苗所致的发热小鼠,均有显著的降低体温作用[6,8,10]。但对电休克和戊四氮所致的惊厥无保护作用[10]。 4.毒性 小鼠灌服桔梗煎剂的LD50为24g/kg。兔灌服本品煎剂40g/kg,于24h内5只全部死亡,当剂量为20g/kg时,则全部存活[11]。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Konishi Tenji,et al.Chem Pharm Bull,1978,26(2):668. [2]Ishii Hiroshi,et al.J Chem Soc Perkin TransI,1984,(4):661. [3]Akiyama T,et al.C A,1969,70;29114w. [4]Akiyama T,et al.Chem Pharm Bull,1965,16:2300. [5]Kubota T,et al.C A,1970,72:43919k. [6]Ishii Hiroshi,et al.J Chem Perkin TransI,1981,(7):1928. [7]山口一孝等:《生药学杂志》(日),1964,18:12。 |
药理参考文献 | [1]唐汝愚等:《中华医学杂志》,1952,38(1):4。
[2]高应斗:《中华医学杂志》,1954,40(5):331。
[3]高木敬次郎等:《药学杂志》(日),1972,92(8):969。
[4]朱学琳:《医学中央杂志》(日),1943,80:179。
[5]朱颜:《中药的药理与应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146。
[6]Takngi K,et al.C A,1975,82:261d.
[7]高水敬次郎等:《药学杂志》(日),1972,92(8):961。
[8]高木敬次郎:《代谢》(日),1973,10(5):474。
[9]日本药学会第98年会:《汉方研究》,1978,5:168。
[10]高水敬次郎等:《药学杂志》(日),1972,92(8):951。
[11]周文正等:《药学通报》,1979,14(5):202。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