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元培亮
|
年份 | wiangh beih ndiangx
|
别名 | 广西黄柏、黄柏
|
来源 | |
形态特征 | 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皮灰褐色,有纵裂和椭圆形的皮孔,内皮黄棕色,有短柔毛。小叶7~11片,对生或近对生,椭圆形或卵形,长5~12厘米,宽2~5厘米,顶端短尖至长渐尖,基部偏斜,边有小齿或全缘,叶面无毛。花黄绿色,5数,单性异株;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浆果状核果,圆球形,熟时黑色。花期夏季,果期冬季。
|
生态分布 | 生于山地阔叶林或杂木林中,也有栽培。产于广西上林、金秀、全州、资源等县市;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根全年可采,皮夏季采,刮去外皮,洗净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性寒。
|
功效 | 清热解毒,燥湿健胃,清火利水,止泻。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6~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水煎洗或研粉撒敷、捣敷。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1.抗病原微生物及原虫作用 (1)抗菌作用 黄柏水煎剂或醇浸剂体外对金黄色、白色及柠檬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脑膜炎球菌及霍乱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1-9]。 (2)对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10,11]。 (3)抗真菌作用 黄柏煎剂、水浸剂于体外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如堇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犬小芽胞子菌、许兰毛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2-16]。 (4)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作用 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黄柏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此作用并非所含鞣质所致。黄柏所含成分小檗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黄酮甙等均无此作用[17-20]。 (5)对阴道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1,22]。 (6)抗原虫小檗碱硫酸盐在体内外均有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黄柏内酯对蚯蚓的毒力较山道年强,但对蛔虫的作用较山道年弱[23]。 2.解热和抗炎症作用 黄柏有一定的退热作用。对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发热,除具有抗菌作用消除病因导致退热外,另一方面也与其本身具有的解热作用有关。所含小檗碱有明显的抗腹泻和抗炎作用[24,25]。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降压黄柏醇提取液碱性物腹腔注射,对麻醉猫、犬、兔或不麻醉大鼠,均有降压作用[26,27]。 (2)对心脏的作用 小量的小檗碱可兴奋心肌,增强其收缩力,具有正性肌力作用[28],且作用发生较快。 (3)对心率的影响 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小檗碱以负性频率为主,在麻醉和清醒动物中,静注小檗碱使心率先加快,以后为持续减慢,且随剂量增大,心率减慢更显著。并能非竞争性地拮抗肾上腺素正性频率的星效曲线。其负性频率作用有利于心衰的治疗[29,30]。 (4)抗心律失常 小檗碱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31]。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黄柏能增强家兔离体肠管的收缩,使收缩幅度增加。所含小檗碱也能增加收缩幅度,黄柏酮则能使张力及振幅均增强,而黄柏内酯则使肠管弛缓[32,33]。皮皮下注射或十二指肠给药可明显抑制胃液量、总酸度和胃蛋白酶的活性,而灌胃给药只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34]。 5.毒副反应 黄柏口服治疗量,相当安全。不良反应很少,长期服用,也未见毒性反应,但偶见过敏性药疹[35]。黄柏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7g/kg[36],另曾有报告小鼠腹腔注射的MLD为0.52g/kg[37]。黄柏碱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69.5mg/kg[36],昔罗匹林为71.5mg/kg[38]。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1972:396。 [2]Gray A I,et al.Phytochemistry,1988,27(6):1805. [3]Su R H.et al.C A,114:160748a. [4]Dzhemukhaze K M,et al.C A,1972,77:21810c. [5]Zobel A M,et al.Can J Bot,1991,69(3):485(C A,1991,115:26012y). [6]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032。 [7]陈露西等:《中草药》,1981,12(6):276。 |
药理参考文献 | [1]徐振:《农报》,1947,1(6):17。
[2]王岳等:《植物学报》,1954,3(2):121。
[3]刘国声:《中华新医学报》,1950,1(2):95。
[4]大泽胜:《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59,(9):54。
[5]严国华等:《中医杂志》,1960,(6):20。
[6]孙经林等:《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60,(3):193。
[7]赵宗越等:《微生物学报》,1960,8(2):171。
[8]Yang H C,et al.C A,1953,47:8175s.
[9]零陵地区卫生防疫站等:《湖南医药杂志》,1974,(4):54;(3):49。
[10]旅大卫校微生物学教研组:《医药卫生》,1973,(2):63。
[11]海南地区“钩端病”调查防治组等:《医药科技资料》(广东省医药卫生研究所),1973, (4):15。
[12]孙迅:《中华医学杂志》,1955,41(6):526。
[13]曹仁烈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5(4):286。
[14]郑武飞:《中华医学杂志》,1952,38(4):35。
[15]孙迅∶《中华皮肤科杂志》,1958,(3):210。
[16]曹松年等:《中华医学杂志),1962,48(12):781。
[17]天津市卫生防疫站肝炎小组:《天津医药》,1975,(7):343。
[18]重庆医学院附二院内科传染病组:《中华内科杂志》,1976,(3):192。
[19]荆庆等:《新医药学杂志》,1975,(9):38。
[20]荆庆等:《天津医药》,1976,(6):283。
[21]河南医学院寄生虫教研组:《河南医学院学报》,1960,(7):23。
[22]孙治铭等:《福建中医药》,1960,(10):16。
[23]藤田等:《药学杂志》(日),1931,51:506。
[24]Sabir M,et al.Indian J Physiol Pharmacol,1978,22:9.
[25]张明发等:《中国药理学报》,1989,10(2):174。
[26]冯高闳等:《江西医药》,1961,(7):29。
[27]朱巧贞等:《药学学报》,1962,9(5):281。
[28]Sharffer J E.J Cardiovas Pharmacol,1985,7:307.
[29]汪永孝等:《中国药理学报》,1987,8(3):220。
[30]Sharffer J E.J Cardiovas Pharmacol,1985,7:178.
[31]蒋永培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9,9(5):198。
[32]李萍:《中国药理学通报》,1991,7(5):324。
[33]今本喜一郎:《医学中央杂志》(日),1961,169:690。
[34]内山务等:《药学杂志》(日),1989,109(9):672。
[35]胡志华:《山东医刊》,1963,(4):封四。
[36]岛本晖朗等:《日本药理学杂志》,1962,58(2):138。
[37]风吕中隆:《日本药理学杂志》,1958,54(3):33。
[38]岛本晖朗等:《日本药理学杂志》,1962,58(3):53。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