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元林咪
|
年份 | wiangh linh miev
|
别名 | 黄连、鸡爪黄连、王连、支连
|
来源 | 毛莨科植物短萼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var.brevisepala W.T.Wang et Hsiao的根、茎。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根状茎黄色,多分枝,须根多数。叶基生,3全裂,中央裂片卵状棱形,长3~8厘米,宽2~4厘米,顶端急尖,具细柄,3或5对羽状深裂,裂片边缘具锐锯齿,侧全裂片斜卵形,不等二深裂,较中央全裂片小,叶柄长5~12厘米。花葶1~2条,高12~25厘米,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有花3~8朵,花黄绿色。蓇葖果长6~8毫米,种子黑褐色。花期2~3月,果期4~6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高海拔的山地、沟边、林下或山谷阴湿处。产于广西凌云、金秀、融水、三江、龙胜、资源、全州、富川、贺州等县市;分布于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广东、贵州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洗净,除去叶和须根,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性寒。
|
功效 | 清热解毒,消肿,泻火,燥湿健胃。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3~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或磨汁涂。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1.抗微生物作用 黄连及小檗碱的抗菌作用基本一致,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宋氏除外)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白喉杆菌、枯草杆菌、肺炎杆菌、百日咳杆菌、鼠疫杆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也有抗菌作用[1-10]。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1)对心肌收缩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小檗碱小剂量(4×10-6g/ml)能兴奋离体猫心脏,增加冠脉流量20%~40%,大剂量(1×10-5g/ml)则表现抑制;在离体蛙心、猫、兔的心耳、犬心肺装置及犬在体心脏亦呈现这种剂量依赖性双向作用[11,12]。小檗碱对犬在体心脏,有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静注小檗碱每1min0.7mg/kg,持续5min,可使左室压最大变化速率增加50%,左室压最大变化速率增高,左室舒张末期压降低,脉压增大,外周阻力下降,心率减慢,每搏量增加,使左室功能曲线向左上移动,可改善衰竭的心室功能[13,14]。 (2)对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小檗碱在每1min0.02mg/kg时,对衰竭心脏可显著降低其心肌耗氧;每1min0.2mg/kg时可降低正常心肌耗氧,保护因心肌缺血造成的心肌损伤,改善梗死后衰竭心室功能[13]。小檗碱静注对慢性心肌梗死犬的正常心肌和梗死心肌,可显著延长QT间期,右室有效不应期,左室正常区的有效不应期及左室梗死区的有效不应期,缩小梗死心肌有效不应期差异(IDR)和左室有效不应期离散性(VDR),抑制程控刺激诱发的心动过速/心室纤颤,并可预防梗死后由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自发性心室纤颤[15]。 (3)抗心律失常作用 小檗碱对乌头碱所致大鼠心室纤颤和氯仿引起的小鼠心室纤颤有对抗作用[16];能降低闭塞大鼠冠状动脉所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死亡率[17]。 3.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1)中枢抑制作用 小檗碱能降低小鼠自发活动,并延长环己巴比妥、戊巴比妥睡眠[18,19]。用小鼠旋转棍试验、爬杆试验、牵引试验、规避试验等均证明较大剂量小檗碱(15mg/kg)腹腔注射有中枢抑制作用[19]。 (2)解热作用 小檗碱对牛奶致热兔和酶母悬液发热大鼠有明显解热作用[11,20]。 4.对平滑肌器官的作用 小檗碱静注使犬的胃、肠平滑肌兴奋,可被大剂量阿托品对抗[11]。对离体胃、肠、支气管、膀胱及子宫等平滑肌亦呈兴奋现象[21]。小檗碱能对抗霍乱弧菌和大肠杆菌引起的肠分泌亢进、腹泻和死亡[22,23)。 5.利胆作用 小檗碱2.5mg/kg给实验性高胆红素血症大鼠模型灌胃,有促进胆汁结合型胆红素排泄作用[24,25]。 6.抗炎作用 黄连甲醇提取液对大鼠多种实验性足跖肿胀及肉芽肿有抗炎作用,局部用药也能减轻肉芽肿发展,疗效与保泰松相似[26,27]。并能抑制乙酸或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壳肿胀[28]。 7.毒性 黄连及小檗碱的口服治疗量相当安全,副反应也很少。小檗碱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4.3mg/kg[18),大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05mg/kg。四氢小檗碱给小鼠灌胃,皮下及静脉注射的LD50分别为940mg/kg、790mg/kg及100mg/kg,长期用药未见蓄积作用及病理变化[28]。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Yoneda K,et al.Shoyakugaku Zasshi,1988,42(2):116. [2]Yoneda K,et al.Shoyakugaku Zasshi,1988,42(2):129. [3]方圣鼎等:《中草药》,1981,12(2):49。 [4]李信炯等:《中草药》,1986,17(1):2。 [5]天津医学院:《科学论文选编》(第一集),1959:285。 |
药理参考文献 | [1]刘国声:《中华新医学报》,1950,1(2):95;1(4):285。
[2]廖延雄:《药学学报》,1954,2(1):5。
[3]林志清等:《生理学报》,1957,21(3):213。
[4]孙侃:《中华医学杂志》,1955,41(5):449。
[5]王守良:《上海中医药杂志》,1956,(12):30。
[6]河南医学院检验科细菌室:《河南医学院学报》,1959,(6):72。
[7]赵宗越等;《微生物学报》,1960,8(2):171。
[8]倪斌等:《南京第一医学院学报》,1959,(1):19。
[9]杨藻宸等:《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57,5(2):117。
[10]郑子颖等:《中华医学杂志》,1962;48(1):36。
[11]湖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湖北医学院学报》,1959,10月号:39。
[12]唐青云等:《医药工业》,1985,16(3):130。
[13]Maroko P R.PCT Int Appl WO.83/03970.[14]陆志强等:《现代应用药学》,1987,(3):49。
[15]徐智等:《中国药理学通报》,1989,10(4):320。
[16]后德辉等:《南京药学院学报》1983,(1):30。
[17]Ribeiro L G T,et al.Circulation,1982,66(Suppl Ⅱ):56.[18]Sabit M,et al.Ind J Physiol Pharmacd,1971,15(3):111.[19]Mardikar B R,et al.Ind J Med sci,1973,27(6):540.[20]Sabir M,et al.Ind J Physiol Pharmacd,1978,22(1):9,[21]朱颜:《中药的药理与应用》,第一版,北京,健康书店,1954:23。
[22]Zhu B L,et al.Eur J Pharmacol,1983,96:11.[23]Swabb E A,et al.Am J Physiol,1981;241:G248.[24]Velluda C C,et al.C A,1959,53:15345a.[25]Vartazaryan B A,et al.C A,1965,62:15304g.[26]藤村一等:《医学中夹杂志》日), 1971,(276):344。
[27]藤村一等:《药学杂志》(日),1970,90(6):782。
[28]张明发等:《中国药理学报》,1989,10(2):174。
[29]Ditto.C A,1967,66:74714V.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