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凡七咪
|
年份 | fanh cietv miev
|
别名 | 菊叶三七、汉三七、水三七、紫背三七、上三七、破血丹
|
来源 | 菊科植物三七草Gynura segetum(Lour.)Merr.的全草。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110厘米。根茎肉质肥大,淡黄褐色。茎有纵条纹。单叶互生,长椭圆形,长达15厘米,宽7厘米,羽状深裂,裂片顶端渐尖,边有不规则的锯齿,基部楔形,两面有疏柔毛,下面紫绿色;茎上部叶近无柄。花金黄色,全为管状;头状花序多个,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瘦果狭圆柱形,被毛,有丰富的白色冠毛。花期9~10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低山、路旁、草地上、林下。产于广西全州、资源、龙胜、南丹、天峨、那坡、金秀等县市;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东、台湾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甘、微苦,性温。
|
功效 | 散瘀止痛,活血通经,凉血止血,解毒消肿。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9~15克,水煎服;或根3~6克,研粉开水冲服;外用适量捣敷。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刘宝庆等:《中草药》,1984,15(1):27。 [2]唐世蓉等:《中草药》,1980,11(5):193。 [3]Liang X T,et al.Planta Med,1984,50(4):362. [4]袁珊琴等:《北京大学学报》,1983(4):89。 [5]Takanira M,et al.Tetrahedron Lett,1977,(41):3647. [6]袁珊琴等:《药学学报》,1990,25(3):191。 [7]刘玉芬等:《中草药》1988,19(2):56。 |
药理参考文献 | [1]吴征镒:《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24。
[2]刘宝庆等:《中草药》,1984,15(1):27。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