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老班药(瑶族经典用药)
|
二级分类 | 五虎
|
分类 | 猛老虎
|
年份 | mongv ndomh maauh
|
别名 | |
来源 | 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的全株。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高1~3米。茎枝节上有紫红色环纹,多分枝,绿色,有棱槽,无毛。单叶互生,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10厘米,宽3~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无毛,边全缘,叶柄基部抱茎。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轴具腺体;花合生5裂(数),萼管状,绿色,具5棱,上有腺毛;花冠高脚碟状,白色或白蓝色。蒴果膜质,花果期9~12月或到第二年3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山间路旁、沟边、村边,也有栽培。产于广西凌云、那坡、博白、陆川、贵港、桂平、岑溪、恭城、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广东、台湾、福建、四川、云南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辛,性微温。有小毒。
|
功效 | 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消积杀菌,止痛。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根中含有白花丹素,3-氯白花丹素,3,3-双白素[1,2],茅膏醌,毛鱼藤酮,异白花丹酮[3],白花丹酮,3,6'-双白花丹酮,马替柿醌,2-甲基-5,8-二羟基萘醌,亚甲基-3,3'-双白花丹素,白花丹醌[4,5],异柿萘醇酮及1,2.(3)-四氢-3,3'-双白花丹素和谷甾醇[5]。地上部分分离出3,6'-双白花丹素[6],羽扇豆醇,α-和β-香树脂醇,蒲公英甾醇及φ蒲公英甾醇[7]。全草含有白花丹素、β-谷甾醇、香草酸[8]及白花丹酸[8,9]。
|
药理 | 1.抗生育作用 白花丹素对离体小肠及子宫,少量兴奋,中量先兴奋后麻痹,大量则一开始即呈麻痹作用;妊娠子宫特别敏感,对离体子宫0.000001%的浓度为兴奋作用,而0.00001%的浓度则呈现抑制;对妊娠大鼠腹腔注射适当剂量可致胎仔死亡及继发性卵巢功能紊乱[1]。白花丹素和根中得到的含游离白花丹素的乙醇提取物对有正常卵巢周期和生育力的年轻大鼠有抗生育作用,这种作用归结于糖甙鞣酸[2]。白花丹根粉可改变大鼠子宫液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蛋白质数量,表明白花丹素有雌激素作用[3]。 2.抗微生物作用 100%茎、叶、花的水或乙醇提取液对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白花丹素1:1000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1:10000对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1:250000对一些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4]。白花丹素20μg/ml对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副伤寒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肺炎杆菌等有抑制作用,10μg/ml对黑色根霉、絮状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5]。 3.对心血管的作用 白花丹素对家兔的呼吸、血压有轻度抑制。降压是由末梢血管扩张及直接抑制心脏所致,与迷走神经无关。对离体蛙心有直接麻痹作用,心跳停于扩张期[1]。白花丹素按0.25mg/100g~2mg/100g给大鼠口服,1h后出血和凝血时间均无明显变化,但当以1mg/100g体重口服,12~24h后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以1mg/100g体重口服后5d,白花丹素可引起肝组织总蛋白、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而在血清内总蛋白和碱性磷酸酶无明显变化,ALT明显降低。推测其抗凝血活性,可能因其结构同维生素K相似而产生抗维生素K作用所致[6]。 4.其他作用 白花丹素小量对蛙、小鼠、兔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量则由兴奋转人麻痹,其最小致死量蛙为0.5mg/g;小鼠为0.1mg/g,兔为10mg/kg[1]。白花丹素以2mg/kg给大鼠口服和瘤内注射,对甲基胆蒽所致肿瘤的生长抑制率分别达60%、70%,LD50为0.750g/kg。白花丹素40g/kg对P388淋巴白血病细胞有效[5]。 5.毒性 白花丹素给小鼠灌胃的LD50为164mg/kg,大鼠为65mg/kg;亚急性毒性实验,小鼠每日1次给药20mg/kg~40mg/kg,连续14d,处死动物,大剂量组肾组织未见明显病变,肝内汇管区周围有小灶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小剂量组肝、肾组织变化同大剂量组。30mg/kg以上剂量,对豚鼠有明显毒性反应及消化道的强烈刺激作用[7]。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Padhye S B,et al.C A,1974,80:45670m. [2]Sankaram Akella V B,et al.Phytochemistry,1976,15(1):237. [3]Gumaheranh G M Kamal B,er al.C A,1988,108:147139j. [4]Kamal G M,et al.C A,1985,102:59301b. [5]Gunaherath G M KamalB,et al.Phytochemistry,1983,22(5):1245. [6]Dinda B,et al.C A,1990,112:7358b. [7]Dinda B,et al.C A,1990,113:55901b. [8]钱秀丽等:《化学学报》,1980,38(4):405。 [9]钱秀丽等:《化学学报》,1980,38(4):377。 |
药理参考文献 |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712。
[2]Chowdhury A K A zad,et al.C A,1983,99:169777p.
[3]Devarshi P,et al.C A,1992,116:99524:x.
[4]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写组:《中草药学》(中册),第1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814。
[5]Krishnaswamy M,et al.C A,1980,93:197780d.
[6]Santhkumari G,et al.《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0,(4):188。
[7]四川省中药研究所防治气管炎药物研究小组:《中草药通讯》,1973,(5):24。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