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新闻首页 |医疗资讯 |医改动态 | 百家争鸣 |人物风云 |政策动向 |研究进展 |医疗器械 |药界风云 |中医中药 |医学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资讯 >> 中医中药 >> 正文:中医可以在急救中发挥作用 优势尚未被完全重视
    

中医可以在临床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优势尚未被完全重视

来源:医药经济报 更新:2008-11-2 医学论坛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中医向来是治慢性病和内科疾病的,不仅老百姓这么认为,就连有的医院管理者也这么认为。”近日,北京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告诉本报记者,其实,中医在现代急救医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但中医在这方面的优势目前还没有完全得到人们的重视。
 
  记者从卫生部官方网站上了解到,目前我国有中央直属、省地市、县、乡镇各级中医院共计2629所,床位26万张,工作人员约11万人,其中有53所为中西医结合医院,130所为少数民族中医院。

  齐文升说,由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近20年来中医急诊科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急诊医学的进步,很多中医院也成立了独立运作的急诊科,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中医技术并没有很好地融入现代急救医学体系中,在处理急危重症时,还是以西医为主。

难道中医在急诊面前真的“黔驴技穷”了?如果不是,那么它该如何融入现代急救医学体系,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该出手时就出手

  2008年6月的一天上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著名中医专家严德馨教授正在出门诊,门诊室里突然闯进一位30多岁的妇女;严德馨抬头一看,只见该患者表情痛苦万分,面色憔悴,头发凌乱,双目红肿略显焦躁。

  “请问您是哪里不舒服?”严德馨问道。女患者向严德馨诉苦说,近半年来,她经常感到头痛难忍,发作无规律可循,头痛起来虽然没有恶心呕吐,但总觉得胸闷气促,而且经期头痛尤为剧烈。这半年来,由于头痛经常发作,导致其无心工作,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动不动就向旁人发火。

  一阵望闻问切,严德馨发现该患者面色晦暗、脉象细弦、舌质紫暗。他认为,患者头痛是瘀滞窍络、清阳受蒙所致,诊断为顽固性头痛,予以柴胡、当归、生地、赤勺等中药辨证施治。一周后复诊时,他发现患者脉象依旧细弦,但是舌紫初褪。于是,严德馨又用中药辨证施治,一个月后,该患者面色、脉象及舌象均趋于正常,头痛症状消失。

  “我国各中医院、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都设有急诊科,然而用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来治疗急诊患者的却不多见。”齐文升说,严德馨教授用中医方法治疗女患者顽固性头痛是中医在急诊中的特例。

  “头痛是指头颅上半部的各种疼痛,一般为疲劳、紧张的表现。”齐文升说,一般西医也会认为头痛是某些严重疾病的信号,比如脑肿瘤、高血压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膜炎,以及眼科某些疾病。“西医上会按照头痛的部位、规律和性质,把头痛分为不同类别。一般西医急诊科诊治头痛需要做名目繁多的检查以进行排查,而中医往往能在这样的个案中曲径通幽,疗效显著。”齐文升说。

  “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曾用大黄泻心汤治疗心胃火旺之吐血、咯血,后来的中医大家们在此基础上用该方治疗实热血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一位主任医师说,对吐血、咯血、便血、尿血,齿、舌、鼻、耳等一身九窍出血者使用该方都能收到显著疗效,可谓治血证中的玉液金丹啊,但是,不能只记住“玉液金丹”这几个字,更要牢记“实热血证”这个关键前提,否则“泻心汤不但不能止血,反会索命。”

  在急诊科,急性脑出血是最为常见的重症之一,属于中医中风范畴,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严重威胁中风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西医保守治疗尚无突破性进展,而手术治疗会带来一定风险,一般不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首选方法。而据记者了解,齐文升几年前就开始用犀牛地黄汤加味治疗急性脑出血,取得了明显效果。

  齐文升说,急性脑出血病人入院后,先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给予吸氧、维持电解质平衡,将水牛角粉、生地、赤芍、白芍、丹皮等中药用水煎成300毫升,每日一剂,分2次给药,如果是昏迷病人,则采用鼻饲给药,30天为一个疗程。“有个别患者在服药后出现肠鸣和腹泻,不用对症治疗,可自行好转。”齐文升说,急性脑出血在中医上属于出血性脑卒中,多由脏腑失调、气血逆乱或肝风内动引起,“离经之血瘀于脑府,经脉不通,肢体失机”是急性脑出血发病的主要原因。治疗该病紧紧抓住“风、火、痰、虚、瘀”这五个方面,实践证明,上述中药对该病的辨证施治可以起到降低颅内压、促进血肿吸收、降低血液粘稠度等积极作用。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著名老中医禤国维教授说,中医在治疗急症上向来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中医史上的传世经典《伤寒杂病论》讲的大多数还是急症的治疗。如青蒿素,其原创就是《肘后备急方》提到的以鲜青蒿榨汁治疗疟疾。

  禤国维认为,尽管中医在治疗某些疾病效果更优于西医,但中医在急诊上的独特优势还没有为人们所重视,主要因为西医在急诊上的优势非常明显,而中医出身的医生也没有重视中医在急诊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齐文升告诉记者,中医药不仅在急症上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而且随着近年来中西医学的互相融合,目前中医药在ICU病人的救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急救,西医可以用呼吸机为患者进行机械通气,但是机械通气只是解决了维持呼吸的问题,如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脱机问题、机械通气相关肺炎问题、营养问题等都是机械通气所不能解决的,而病人很可能因这些问题处理不好而死亡。“我们正在用中医的方法,通过通腑泻浊、活血化瘀、扶正固脱等措施减少ICU病人上呼吸机的比例。”齐文升说。

  是方向的迷失还是道路的坎坷?

  “像严德馨和齐文升这样用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并不多见,在一些中医院急诊科,从事急诊工作的还是以西医院校毕业生为主。”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苏维广认为,西医院校毕业生受过专门的急诊技术的训练,有较强的西医理论基础,接受先进急救技术的意识很强,掌握新技术的速度也快。

  刘清泉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他曾参加了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中医院为期一个月的对口支援工作,发现基层中医院医务工作者缺乏急诊急救知识,在处理临床急危重症患者时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

  “这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山高林密,多为农业人口。”刘清泉认为,贫穷制约着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也制约着医疗机构的发展。为了提高该院医务人员的急救知识,刘清泉和他的同事们开展了心肺复苏等一些现场急救知识的培训,但培训一轮下来后,刘清泉发现,该院医务人员普遍在中医诊断、辨证施治上表现出明显的缺陷,主要是不能运用学过的中医理论知识对所接触的患者进行深入思考。“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基层中医医院逐渐萎缩直到被淘汰。”刘清泉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基层中医院中医从业人员灵活应用中医知识的欠缺不是偶然现象,与目前过度重视西医有关。

  据悉,我国急诊科建制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实际上中医院急诊科建制比西医院晚不了几年,但是为什么中医急诊医学没有西医急诊医学的风头强劲?为什么中医学院毕业的急诊科医生没有西医院校毕业的进步快?齐文升认为,要想充分发挥中医在急诊医学中的作用,除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学习外,还要加强中医院急诊科的硬件设施,“这个设备应该能发挥出中药的最佳疗效。”目前,一些中药的传统给药方式存在这弊端,有的让人难以接受,有的难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记者在北京广安门医院了解到,该院急诊科成立于1980年,20多年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众多专家的经营下,现已发展成一个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齐全、中医特色突出、疗效确切显著的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我科从成立之初就强调立足中医,以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包括各种急危重病,如心脑血管急症、心肺脑复苏、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多发创伤和各种中毒等。”据齐文升介绍,该科还在经典文献的基础上,制定了院内协定处方制剂,如四时感冒系列方、止痛酊、脱敏散等。

  “我院ICU接收院外及全院其他科室危重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危重病人进行治疗。”齐文升说,现在他们通过高氧化吸入加味通关散对卒中昏迷患者进行催醒;采取刮痧的方法为ICU患者进行物理降温。

  “有的医院管理者也认为,中医只能"四平八稳"地治疗慢性病,与急诊无关,这对中医急诊学科的发展很不利。”禤国维说,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人数下降,急危重症患者比例不高,再加上每个城市的急救中心都是以综合医院急诊科为主要力量,而中医院的急诊科只能做一些夜诊工作,突出不了中医在“急”字上的特色。

  禤国维认为,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不少中医院在大力发展专科,对于中医急诊这个老大难放任自由,即使有急诊也是以西医为主,即使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在急救过程中往往也只用西药,而很少考虑用中医中药。

  中西医结合才有出路

  “国家领导人经常说,只有农民富裕了,我们的国家才真正富裕起来,同样道理,只有基层中医院的发展壮大,中医急诊这个学科才能迎来发展机遇。”齐文升说,中医急诊科的强大依赖于中医的强大,目前中医急诊之所以发展落后,是因为现在基层中医院普遍发展得不好,“他们还在为生存而战,哪有精力去顾得上中医急诊?”齐文升说。

  “基层中医院普遍建院时间短、投入少、底子薄,与同级别的西医院相比,劣势明显。”四川省新都县中医院杜松医生认为,虽然这几年基层中医院的建设已经引起了上级领导的关注,但普遍还存在投入不足、诊疗设备欠缺等问题。

  “如果说基层中医院建设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短板,那么中医院急诊科就是短板中的短板。”齐文升说,要想促进中医院急诊科发展,必须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因为现代急救医学体系离不开西医的诊疗方法和检测手段,这些措施并不与传统中医诊疗方式相背离,而是望闻问切的完善和补充。

  为什么中医急诊学科一定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呢?“一个病人来到急诊科,具体救治措施是由疾病特点决定的,不能因为我是学中医的、我对中医有感情,我就一味地使用中医治疗。”齐文升认为,倡导在急救医学中发挥中医特色,并不是扬言要中医取代西医,对于有些病症,必须由西医“一马当先”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坚持“先中后西、能中不西”做法,只能是贻误病人病情。

  在杜松医生看来,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意味着中医院急诊科人员从中西医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辨证论治方法。“我们热爱中医,但是不要盲目使用中医,我们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但是更要看疗效,如果中药的使用率上去了,却因此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那又怎能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呢。”杜松认为,现阶段能广泛应用于急诊的疗效好、见效快的中药制剂还大大欠缺,远远不能满足急诊科的实际需要。

  “我们还得在中药剂型上下功夫,进一步挖掘中医药在急救医学中的潜力。”齐文升说,传统的中药剂型是药汤,但是这种剂型局限性在于服用困难,不能起到良好的急救作用。“改革剂型就是改善中药的给药途径,这当然还要借鉴西医的成果,实现技术嫁接。”齐文升说,目前他们采取高氧化吸入的方法,让卒中昏迷患者吸入加味通关散,就是典型的中西医结合方法。

  不言放弃的突围

  1983年,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急诊工作座谈会上,有专家提出了加强中医急症工作的几点意见,开始把中医急症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学科水平标志的高度。

  1985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急症工作会议上,专家们正式确定成立高热、厥脱、中风、心痛、胃痛、血证等急症协作组和剂型改革组。

  1987年,在长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医急诊学术及工作会议,会议同时举办中医急症学习班,为现代中医急诊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92年,第二次全国中医急诊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明确提出面对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复杂,中医治疗抢救有相当难度,故而对中医急症工作的要求应本着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

  1996年,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急诊会议上,专家们修改了中医急症诊疗规范。

  1999年,在广州召开了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学术会议及急症协作组组长会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医急症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中医急症工作是中医学术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科水平的标志,是中医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在成都召开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医急诊是衡量中医学科水平的一个标志。

  2008年,由北京中医医院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共同组建的北京中医急诊临床基地协作网络在京举行启动仪式。

...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