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类别: |
抗高血压用药 | 所属类别: |
血管紧张索I转换酶抑制药 | |||
药物名称: |
喹那普利 | 英文名称: |
Quinapril | |||
药物别名: |
|
|||||
制剂/规格: |
|
|||||
成份/化学结构: |
|
|||||
药理作用: |
药理作用:本品为无巯基、长效、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口服后在肝脏水解成具有活性的喹那普利拉,可抑制ACE,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使血管紧张素Ⅱ所介导的血管收缩作用减弱,降低动脉的血管阻力,同时抑制醛固酮的合成,减少醛固酮所产生的水和钠的潴留,使血压下降。本品具有持续24小时的长效降压作用,具有降低动脉静脉外周阻力的作用,也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发挥疗效,是治疗心衰除洋地黄及利尿剂外的主要辅助药。 | |||||
药动学: |
口服本品后,喹那普利很快被吸收并水解成活性的喹那普利拉,喹那普利和喹那普利拉分别于给药1小时和2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喹那普利拉浓度比喹那普利高四倍,半衰期分别为0.8小时和1.9小时。喹那普利主要从肾脏排泄,61%由尿排泄,37%由粪排泄。 | |||||
适应症: |
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 | |||||
用法用量: |
本品口服后其吸收不受食物影响。 对轻中度高血压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日1片,每日一次,如降压效果不满意,可增至每日2-3片,最大剂量为每日4片,每日一次或分二次服用,维持剂量一般为每日1片。本品增量时通常要间隔1-2周。对已服用利尿剂的患者,起始剂量应减半。 对重度高血压及药物增量后血压下降仍不满意的患者,可加用小剂量的利尿剂(如噻嗪类)或钙拮抗剂。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利尿剂、强心甙治疗的基础上,推荐本品起始剂量为半片/日,注意监测患者是否有症状性低血压,剂量可逐渐加量至每次1-2片,每日二次。 |
|||||
不良反应: |
临床试验表明,大多数患者都可服用本品,治疗高血压,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干咳、头痛、眩晕、疲劳和感觉异常。 其它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低血压、皮疹、水肿和瘙痒。偶有血清肌酐及血BUN升高。 |
|||||
相互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对本品或相关成份过敏者禁用。 2、既往应用某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时曾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者禁用。 |
|||||
疗效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