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类别: |
神经系统用药 | 所属类别: |
抗焦虑药 | |||||||||
药物名称: |
氯氮卓 | 英文名称: |
Librium | |||||||||
药物别名: |
|
|||||||||||
制剂/规格: |
|
|||||||||||
成份/化学结构: |
|
|||||||||||
药理作用: |
本品具有中枢镇静、抗惊厥、骨骼肌松弛和催眠作用。本品的中枢镇静作用主要是由于降低大脑情感反应部位(脑边缘系统、丘脑和下丘脑)的兴奋,阻抑这些部位与大脑皮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 |||||||||||
药动学: |
口服吸收慢但完全。Tmax为4小时。肌注比口服吸收慢。经肝脏先后转化为具有相似药理活性的去甲氯氮卓和去甲氧安定。自肾排泄缓慢。半衰期为20~24小时。 | |||||||||||
适应症: |
(1)治疗焦虑性和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癔病、神经衰弱病人的失眠及情绪烦躁、高血压头痛等。 (2)可用于酒精中毒及痉挛(如伤风和各种脑膜炎所致的抽搐发作)。 (3)与抗癫痫药合用,可抑制癫痫大发作,对小发作也有效。 |
|||||||||||
用法用量: |
(1)抗焦虑:口服5~10mg/次,一日3次。严重病例可一次20mg,每日3次,如症状改善后应改为5~10mg/d,年老体弱者应减量。 (2)催眠:每次10~20mg睡前服。 (3)镇静:每次10mg,每日3~4次。 (4)抗癫痫:每次10~20mg,每日3次。 (5)抗惊厥或抽搐:肌注或静注每次25~50mg,必要时可每2小时重复1次。 |
|||||||||||
不良反应: |
本品有嗜睡、便秘等副作用,大剂量时可发生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皮疹、乏力、头痛、粒细胞减少及尿闭等症状,偶见中毒性肝炎及粒细胞减少症,故以小剂量多次服用为佳,长期大量服用可产生耐受性并成瘾,久服骤停可引起惊厥。男性患者可导致阳痿。 | |||||||||||
相互作用: |
||||||||||||
注意事项: |
本品能加强吩噻嗪类安定剂(如氯丙嗪)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优降宁)的作用与吩噻嗪类、巴比妥类、酒精等合用时,有加强中枢抑制的危险。老年人用药后易引起精神失常,甚至昏厥,故应慎用。哺乳期妇女及孕妇应忌用,尤其是妊娠开始3个月及分娩前3个月。 | |||||||||||
疗效评价: |
抗焦虑的效果较甲丙氨酯和羟嗪稍强,但较地西泮、氯丙嗪为弱。抗惊厥作用与苯巴比妥相似。本品不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