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乙脲
|
|||||||||
药物类别: |
神经系统用药 | 所属类别: |
抗震颤麻痹药 | ||||||
药物名称: |
麦角乙脲 | 英文名称: |
|||||||
药物别名: |
|
||||||||
制剂/规格: |
|
||||||||
成份/化学结构: |
|
||||||||
药理作用: |
麦角乙脲为部分合成的麦角碱制剂,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主要为D2受体激动剂,对D1受体有轻度激动作用;另外麦角乙脲亦是一种5-羟色胺抑制剂。 | ||||||||
药动学: |
|
||||||||
适应症: |
(1)帕金森病。 (2)原发性和继发性断乳(泌乳停止);产后泌乳停止;乳腺炎;乳溢。 (3)泌乳素诱发的闭经。 (4)其他泌乳素相关的环路紊乱。 (5)泌乳素诱发的女性不孕。 (6)高泌乳素血症性男性性欲紊乱。 (7)与高泌乳素水平有关的绝经期前不适。 (8)肢端肥大症。 |
||||||||
用法用量: |
开始治疗时,于夜间口服0.1mg,以后每周增加每日量O.2mg,直至每次0.4~1mg,每日3次。对反应有明显波动的病人,用量可加至每次O.2~O.6mg,每日6次。 | ||||||||
不良反应: |
不良反应有恶心、头痛、疲劳、眩晕、反应迟钝、出汗、呕吐等,特别是在治疗开始时,如剂量增加过快,还可出现噩梦、幻觉、类偏执狂反应、模糊状态。还可出现睡眠紊乱、皮肤反应和水肿。在帕金森病病人还可出现气短、肾功能异常和运动障碍。 | ||||||||
相互作用: |
神经安定药和其他多巴胺拮抗剂可减轻麦角乙脲的副作用。产后、分娩或产褥期间不与其他麦角碱类药物合用。慎与降压药物合用。 | ||||||||
注意事项: |
严重的动脉性循环异常和既往或现在有精神病史者禁用。 | ||||||||
疗效评价: |
该药作用和用法与溴隐亭基本相同,不良反应与溴隐亭相似,但药效较溴隐亭明显增强。故适用于重症患者,对少动和强直有效,临床上逐渐有取代溴隐亭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