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类别: |
抗肿瘤药 | 所属类别: |
生物反应调节剂 | ||||||
药物名称: |
干扰能 | 英文名称: |
Intron A | ||||||
药物别名: |
|
||||||||
制剂/规格: |
|
||||||||
成份/化学结构: |
|
||||||||
药理作用: |
干扰能在细胞表面与特殊受体结合而发挥其细胞活性。它一旦与细胞膜结合后,就能在细胞间产生一连串复杂的结果,包括阻止受病毒感染细胞中病毒的复制,抑制细胞增殖,这种免疫调节活性亦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殊细胞毒性。 |
||||||||
药动学: |
|||||||||
适应症: |
1.多发性骨髓瘤、卡波济氏肉瘤、恶性黑色素瘤、毛细胞白血病、喉乳头状瘤。 2.非霍奇金淋巴瘤、肾癌、膀胱癌。 3.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
||||||||
用法用量: |
1.多发性骨髓瘤 每周皮下注射本品3次(隔日注射),开始剂量为200万IU/m2,根据耐受性,剂量可每周逐步增至最大耐受剂量500万~1000万IU/m2,每周注射3次。除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外,应继续用药。 2.卡波济氏肉瘤 建议剂量为每日1次以30分钟静滴500~1000万IU/m2,连续5天用药,停药至少9天后进行第二个5天疗程。除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外,治疗方案应继续进行。 3.恶性黑色素瘤 建议剂量为每周3次(隔日)皮下注射1000万IU/m2,用药剂量可根据病人对药物耐受情况作调整,缓解的中位时间约2个月。除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外,此方案应继续采用。 4.毛细胞白血病 建议剂量为每周3次(隔日)皮下注射200万IU/m2,用药剂量根据病人对药物耐受性作调整。于治疗1个月内即有一项或多项血液学指标开始恢复正常,但可能需要6个月或更长时间才可全获改善。 5.喉乳头状瘤 建议剂量为每周3次(隔日)皮下注射300万IU/m2,在用外科(激光)手术切除瘤组织后开始用药,剂量根据病人对药物耐受性调整。 6.非霍奇金淋巴瘤、肾癌、膀胱癌用法参考IF-α。 7.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推荐剂量为每周1000万-3500万IU,可隔日或每日皮下注射,即每日剂量为200万-500万IU或隔日剂量为1000万IU。 稀释法:皮下注射,用1 ml注射用水溶解后使用;静脉滴注,按上法溶解后,抽取药液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时间为30分钟。 |
||||||||
不良反应: |
常见有发热和疲劳,症状是可逆的,与剂量有关。主要不良反应与IF-α相似。但本品治疗的病人应保持适度的水分,因用药中或结束后2天可能会出现低血压,故液体补充是必要的。 |
||||||||
相互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原患心脏病、心肌梗死或晚期癌症患者慎用,用药前或用药中应作心电图检查。 2.本品大剂量用药偶尔导致癫痫样发作。 3.宜与安眠药或镇静药合用。 4.本品应置2-8℃处保存。 |
||||||||
疗效评价: |
对上述适应证的肿瘤有一定疗效。还可与化疗和放疗合用,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治疗,也是近年来通过免疫化疗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对阻止乙型肝炎病毒的增殖和复制有肯定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