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1636 |
总例数 | 80例 |
性别例数 | |
治疗组例数 | 40例 |
对照组例数 | 40例 |
年龄区间 | |
平均年龄 | |
疾病 | 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 |
并发症 | |
药品通用名称 | 黄芪注射液 |
药品商品名称 | |
药品英文名称 | |
剂型 | 注射液;注射液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
分类 | 中药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8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注射液20 mL(0.6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0d为1个疗程。 |
联合用药 | 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 |
疗效评价标准 |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发生率及体征变化情况 两组病人治疗后除颈部不适外,其他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眩晕、倦怠乏力、舌苔脉象治疗后积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1,见表1)
两组病人治疗后症状发生率、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倦怠乏力发生率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降低(P<0.05,见表2、表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血脂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治疗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对照组三酰甘油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胆固醇、三酰甘油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活性物质变化比较治疗组ET、NO、TXB\-\{2\}及对照组TX\-\{2\}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SOD、6-keto-PG\-\{1a\}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l,见表4)。 两组治疗前后TCD变化比较TCD两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SV、DV、RI、PI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但仅治疗组基底动脉SV、DV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且治疗组基底动脉SV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Rl、基底动脉RI两组治疗后比较显著降低(P<0.05);左椎动脉、基底动脉PI治疗前后比较显著提高(P<0.05)。 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后颈总动脉、椎动脉血管腔直径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宽,颈总动脉、椎动脉内膜厚度亦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两组治疗后椎动脉、颈总动脉SV 、DV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其中治疗组椎动脉、颈总动脉SV、1)V以及对照组椎动脉SV、颈总动脉SV、DV显著增高(P<0.05),且两组椎动脉、颈总动脉SV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I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两组治疗后Pl均较治疗前有所增高,两组颈总动脉、椎动脉PI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5)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8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愈显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疗程与疗效关系 两组病人取得相同疗效所需的时间治疗组病人的有效时间(5.38±2.43)、显效时间(10.46±3 51)、临床痊愈时间(18.24±5.73)均明显短于对照组(8.19±2.37;13.64±5.12;23.15±5.49),其中有效、临床痊愈的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