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1589 |
总例数 | 112例 |
性别例数 | 男71例,女41例 |
治疗组例数 | 54例 |
对照组例数 | 58例 |
年龄区间 | 治疗组:60岁~88岁;对照组:60岁~86岁 |
平均年龄 | 治疗组:72岁;对照组:70岁 |
疾病 | 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 |
并发症 | |
药品通用名称 | 麝香保心丸 |
药品商品名称 | |
药品英文名称 | |
剂型 | 丸剂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
分类 | 中药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治疗组: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日3次,疗程为30d;心达康胶囊每次10 mg,每日3次,口服,连续用药30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除心绞痛发作时含化硝酸甘油片外,停用其他抗心绞痛药;每天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常规复查心电图至少每周1次。 |
联合用药 | 心达康胶囊 |
疗效评价标准 | 按照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定;心绞痛症状判断标准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次数减少80%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次数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次数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不到50%。心电图判断标准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或运动耐量提升2级;改善:静息心电图或运动试验心电图下降的ST段治疗后恢复0.15mV以上,但未正常,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或运动耐量上升1级;无效:静息心电图或限量运动试验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伴随症状判断标准:治疗1个月内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完全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再观察1个月无复发者为显效;胸 、气短、心悸、乏力明显减轻,但未完全消失,心功能恢复60%以上,无复发者为有效;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心功能与未用药前基本相同,经常复发者为无效。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心绞痛发作频牢减少情况(见表1)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60.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电图改变(见表2) 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7.8%,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51.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CRP、FIB及D-dimer变化比较(表3)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以上指标减少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见表4) 包括心悸、气短、乏力、心功能、有无复发等变化,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绞痛症状恢复时间:一般需2d~7d。胸闷、气短、乏力一般在5d~10d恢复,心电图在2周以后逐渐恢复,麝香保心丸有协同纠正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作用,可使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早日恢复。同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可增加其疗效: 口服3个月以上疗效更佳,复发者多有劳累、情绪改变、感冒、感染等诱发因素。从临床观察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5、2%,对照组总有效率55.2%,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可见,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心绞痛长期有效口服良药。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