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979
|
总例数
|
200例
|
性别例数
|
男55例,女145例
|
治疗组例数
|
115例(男32例,女83例)
|
对照组例数
|
85例(男23例,女62例)
|
年龄区间
|
治疗组:年龄23~66岁;对照组:年龄2O~70岁。
|
平均年龄
|
|
疾病
|
慢性咽炎
|
并发症
|
治疗组:3例伴有糖尿病,2例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
|
药品通用名称
|
鱼腥草注射液
|
药品商品名称
|
|
药品英文名称
|
|
剂型
|
注射液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
分类
|
中药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治疗组选择5ml注射器,5号或6号专用细长封闭针头。注射部位在咽后壁、咽索侧、或淋巴滤泡密集的地方,任选一至二处,常规消毒。唾直进针于粘膜下,缓慢推入下列药物。此时嘱病人深吸气,以免呕吐恶心,影响治疗。咽部异物感,痒、微痛者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扑尔敏10mg;咽干燥感甚者,去除地塞米松,加用病毒唑0.1g;粘膜干燥,萎缩变薄者,只选维生素B 250ug,注射于咽后壁阿是穴;粘膜增厚,双侧咽侧索肥厚者,选鱼腥草注射液2ml,复方板蓝根注射液2ml,注射于双侧咽侧索;淋巴滤泡增生者,注射于滤泡密集的地方。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阿莫西林0.5g,l天3次;或罗红霉素150mg,l天3次;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扑尔敏10mg,l天2次,一次1O~20min,雾化吸入;呋喃西林含漱液含漱l天3次。
|
联合用药
|
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扑尔敏;病毒唑;维生素B12;复方板蓝根注射液
|
疗效评价标准
|
参照1995年《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和2002年第一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关内容,自觉症状治疗后逐渐减轻至消失为治愈;自觉症状及体征减轻为显效;症状及体征稍减轻为有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治疗组115例除3例伴有糖尿病,2例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外,治愈32例,显效46例,有效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85例,治愈18例,显效29,有效24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84%。两组比较P<0.05。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局部给药,用药量少,全身副作用小。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