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692 |
总例数 | 70例 |
性别例数 | |
治疗组例数 | 35例 |
对照组例数 | 35例 |
年龄区间 | |
平均年龄 | |
疾病 | 三叉神经痛 |
并发症 | |
药品通用名称 | 庆大霉素 |
药品商品名称 | |
药品英文名称 | Gentamicin |
剂型 |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
分类 | 化学药品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① 阿霉素组将阿霉素粉剂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 g/L的溶液备用;庆大霉素组为庆大霉素针剂(8万U/支)。② 第1支注射部位为眶上孔,第2支为眶下孔或上颌神经,第3支根据疼痛部位选择颏孔、下牙槽神经或下颌神经阻滞。针尖到达相应部位时先用20 g/L利多卡因O.5~1.0 mL确定息支,5~10分钟后依分组情况缓慢注入相应神经毁损药液。③若疼痛无明显缓解,阿霉素组可于一两周后再次阻滞一次,庆大霉素组阻滞四或五次,每周1次,每次剂量为8万单位。随访时间从最后一次阻滞时间开始计算。 |
联合用药 | |
疗效评价标准 | 镇痛有效率:采用O~4数字疼痛缓解分级标准,O度无效,未缓解(疼痛未减轻);1度:轻度缓解,但仍需服大量止痛药(疼痛减轻约1/41;2度:中度缓解(疼痛减轻约1/2);3度:明显缓解(疼痛减轻约3/4以上);4度:显效,完全缓解(疼痛消失)。记录治疗后有效率(≥2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和程度。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描述性统计
参与者数量分析7O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和其后3O个月的随访并进入结果分析。疼痛分布以右侧较多见,Ⅱ支及Ⅱ合并Ⅲ支患者多见(52例)。其中13例既往经过无水乙醇阻滞或阿霉素阻滞或射频热凝固术或 一刀或神经撕脱等神经毁损治疗,其中4例经过两或三次神经毁损治疗。
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统计推断 两组患者治疗后镇痛的有效率比较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两组镇痛有效率在治疗后6个月时相似,但在第12,18,24,3O月阿霉素组明显高于庆大霉素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强度变化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阿霉素组在治疗后两年半内数字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O1),庆大霉素组仅在治疗后6和12个月时低于治疗前,至1年后疼痛强度与治疗前无差异,且数字评分高于相应时间点的阿霉素组评分(P<0.O1)。 外周神经阻滞后并发症的比较:阿霉素组面部麻木和肿胀的程度及发生率及持续的时间均高于或长于庆大霉素组(P<0.05),阿霉素组和庆大霉素组分别有91.4%和17.1%的患者出现患支分布区域麻木,皮肤触觉温觉及一般感觉减退,随时间延长,麻木程度逐渐减轻,阿霉素组麻木感持续4个月左右,而庆大霉素组麻木程度较轻,持续1周左右。阿霉素组有91%的患者出现局部明显肿胀,以眶下孔、眶上孔 及颏孔为著,其余部位肿胀较轻,第1周肿胀较重,一两个月后消退,早期局部冷敷可减轻肿胀程度;庆大霉素组有28%的患者出现局部轻微肿胀,持续时间小于1周。异常感觉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和程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4。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