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1193 |
总例数 | 78例 |
性别例数 | 男39例,女39例 |
治疗组例数 | 47例 |
对照组例数 | 31例 |
年龄区间 | 治疗组:12岁~76岁;对照组:10岁~78岁 |
平均年龄 | |
疾病 | Ⅲ度放射性皮肤损伤 |
并发症 | |
药品通用名称 | 诺氟沙星 |
药品商品名称 | |
药品英文名称 | Norfloxacin |
剂型 |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
分类 | 化学药品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研究组采用0.9% 的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去除脱落的表皮等坏死组织,受损面积小,糜烂轻,渗液少.暴露良好者,用0.5% 的碘伏棉球局部消毒2次.待干后用无菌棉签将诺氟沙星胶囊粉均匀涂撒一层,每日1次即可。受损面积大,糜烂重,渗液多,如腹股沟、会阴、腋窝等,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后,将双层纱布剪成受损皮肤形状,为防止纱布湿后缩水,周围大出2~3cm为宜。或将棉球数个展平成薄层,覆盖整个创面,用10ml无菌注射器7号针头抽取0.5% 碘伏液均匀喷透整个创面的纱布或消毒脱脂棉,5~7分钟后将纱布或脱脂棉取下。为防止药物与碘结合,可用盐水棉球轻沾局部,待干后创面涂撒一层诺氟沙星胶囊粉。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局部直接涂抹湿润烧膏每日3~4次。 |
联合用药 | |
疗效评价标准 |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研究组2~7日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8日,无1例发生感染,受损处创面干燥,周围皮肤收敛明显。且无任何疤痕,患者普遍感到放射区皮肤瘙痒、烧灼感及疼痛的症状较轻,不用口服或注射任何药物。对照组7~20日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4日,其中26例愈合,5例局部感染,感染率为16.1%。且需再配合其他药物治疗。两组愈合时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两组感染率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