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653 |
总例数 | 15例 |
性别例数 | 男12例,女3例 |
治疗组例数 | |
对照组例数 | |
年龄区间 | 23~58岁 |
平均年龄 | 37.5岁 |
疾病 | 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 |
并发症 | |
药品通用名称 | 妥布霉素 |
药品商品名称 | |
药品英文名称 | Tobramycin |
剂型 |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
分类 | 化学药品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1.所有患者术前应用有效抗生素3~5天,在有效麻醉下进行窦道切除、彻底清创术,彻底清除坏死的皮肤与皮下组织,拆除内固定,刮除感染的骨组织,将3例病灶中存在植入的异体骨或人工骨一并刮除,用H2O2、生理盐水反复冲洗,1:1000新洁尔灭浸泡10分钟。2.彻底清创后,骨缺损处应用Wright公司生产的Osteoset—T颗粒填充,颗粒大小:直径为4.8mm,高为3.3mm,每粒重100mg,含妥布霉素4mg。充分填充骨缺损后,9例直接缝合皮下与皮肤,1例行平行桥式血管吻合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覆盖,1例行带蒂小腿内侧皮瓣转移覆盖胫骨平台骨外露,4例行带蒂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覆盖(其中2例为跟骨骨髓炎窦道切除后皮肤缺损,另2例为胫骨中下段骨髓炎骨缺损)。3.术后固定:11例骨缺损患者中10例拆除内固定,其中3例跟骨骨髓炎患者行钢板拆除、彻底清创Osteoset—T填充后未做任何同定;1例维持原来的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6例予以更换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Orthofix延长支架固定1例,胫骨近端截骨延长1例)。4.负压引流:术后置入负压引流,待负压引流管无明显液体流出后再予以拔除,引流时间为7~23天,平均15.4天。 |
联合用药 | |
疗效评价标准 |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4.5个月。15例患者中,6例游离或带蒂皮瓣均成活。13例感染得到控制,创面一期愈合;2例混合感染者术后渗出物较多,分别于术后3、4周予以再次清创,取出已部分分解的Osteoset—T,发现分解物均为Osteoset—T的代谢产物(脓液不明显,细菌培养阴性),彻底清除残余的Osteoset—T与代谢产物,创口正常愈合。11例合并骨缺损患者中5例术后4周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其中3例跟骨骨髓炎患者术后2个月部分负重行走,3个月恢复行走;1例股骨骨髓炎合并骨不连的患者术后2个月新骨形成;1例桡骨骨髓炎的病例术后6个月骨完全愈合。6例炎症得到控制但无新骨形成,二期均行自体骨或异体骨植骨治疗,2例已经完全愈合,4例在愈合过程中。典型病例:47岁,因机器挤压伤致前臂开放性骨折,急诊清创后行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尺骨伤口愈合好,桡骨伤口反复流脓,术后4个月来我院,见前臂下1/3窦道形成,有脓性分泌物,摄片发现桡骨虫蚀样改变,钢板松动。在臂丛麻醉下行清创、死骨去除手术,同时植入Osteoset—T,更换单侧外固定支架,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任何渗出。1个月时摄片发现,植入的Osteoset—T开始降解,3个月时新骨开始形成,6个月时骨组织完全愈合。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