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1691-抗真菌药
|
总例数
|
58
|
性别例数
|
男30,女28
|
治疗组例数
|
58
|
对照组例数
|
0
|
年龄区间
|
13~80岁
|
平均年龄
|
42岁
|
疾病
|
侵袭性真菌感染
|
并发症
|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
药品通用名称
|
注射用两性霉素B
|
药品商品名称
|
|
药品英文名称
|
Amphotericin B for Injection
|
剂型
|
粉针剂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华北制药集团
|
分类
|
化学药品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使用国产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首次剂量2.5~5mg,每天增加5~7.5mg,如能耐受则逐渐增加至每日治疗剂量30~45mg。每日量两性霉素B先溶于注射用水中,再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加入5%碳酸氢钠10~20ml),避光于6~8小时内缓慢滴注。为减少呕吐、寒战、高热等副反应均加入5mg地塞米松,并每日常规补钾4~7g。治疗中将两性霉素B加至治疗剂量后则开始将地塞米松减量,每日减1mg,直至停用。两性霉素B总剂量为700~1800mg,用药时间21~50天。
|
联合用药
|
地塞米松、碳酸氢钠
|
疗效评价标准
|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明显改善:病情显著好转,真菌检查结果转阴,但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轻度改善:病情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无效:病情无进步或反而加重。将治愈和明显改善合计为有效。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7例患者因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的副作用而停药(顽固性低血钾1例,寒战高热4
例,心律失常2例),其余可评价的51例中治疗后41例有效,占80.4%,其中治愈30例,明显改善11例;10例无效。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者治愈7例,明显改善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88.9%;临床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者治愈19例,明显改善7例,无效5例,停药5例,有效率为83.9%;拟诊侵袭性真菌感染者治愈4例,明显改善3例,无效4例,停药2例,有效率为63.6%。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畏寒发热16例,经减慢滴速或静脉推注地塞米松3mg后缓解,但有4例因寒战明显而停药。出现较严重的低钾血症21例,除1例因顽固性低血钾而停药外,其余经积极静脉补钾后得到纠正。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15例,主要表现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轻中度增高,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等治疗后恢复正常。本组患者用药后肾功能损害不明显,仅1例表现为尿素氮轻度升高。出现心律失常2例,分别表现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上性期前收缩,停药后恢复正常。发生轻度皮疹1例,抗过敏治疗后好转。出现严重恶心呕吐2例,止吐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