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D01002
|
总例数
|
51例
|
性别例数
|
男22例,女29例
|
治疗组例数
|
51例
|
对照组例数
|
|
年龄区间
|
21~76岁
|
平均年龄
|
61岁
|
疾病
|
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
并发症
|
|
药品通用名称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
药品商品名称
|
泰能
|
药品英文名称
|
Imipenem/Cilastatin Sodium
|
剂型
|
注射剂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美国默沙东公司
|
分类
|
化学药品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抗生素治疗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商品名“泰能”,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获得细菌学证据的患者可根据药敏的结果进行抗生素调整,包括“降阶梯”换用较窄谱的抗生素;未获得细菌学证据但临床明确有感染且对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有效者应用至血白细胞恢复、感染治愈;未能确定感染来源但对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有效者应用至血白细
胞恢复、体温正常至少2天;在亚胺培南治疗3天仍发热者可加用氟康唑;若病情恶化或出现致命性感染,可随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同时给予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或)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
|
联合用药
|
在亚胺培南治疗3天仍发热者可加用氟康唑,同时给予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或)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
|
疗效评价标准
|
疗效判定:每日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感染灶的变化,每日或隔日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并判断疗效。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四级。痊愈和显效计为有效。根据药物使用前后细菌学培养结果的变化,将细菌学效果分为清除、未清除或转换他菌。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接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行初始经验性治疗的5l例患者中,痊愈29例,显效8例,进步7例,无效7例,有效率72.5% 。4例患者死亡,其中因感染死亡者2例,因恶性肿瘤进展死亡者2例。15例患者在治疗开始共进行了18次细
菌学检测,其中痰培养8次,便培养1次,尿培养4次,血培养4次,获得的致病菌有:嗜麦芽寡氧单胞菌(1例)、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恶臭假单孢菌(1例)、肠球菌(1例)、白假丝酵母(1例),培养的阳性率为38.9%(7/18)。治疗后有5例获得了病原菌清除,清除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1例患者在用药时出现了发冷、面色发白,经停药观察后再次用药无不适;1例出现腹泻。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