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1016 |
总例数 | 154例 |
性别例数 | 男82例,女72例 |
治疗组例数 | 80例 |
对照组例数 | 74例 |
年龄区间 | 治疗组:40~68岁;对照组:41~70岁 |
平均年龄 | 治疗组:57.42岁;对照组:56.23岁 |
疾病 | 急性脑梗死 |
并发症 | 治疗组:基底节区梗死50例,额叶梗死12例,颞叶梗死10例,腔隙性梗死8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9~12分;中医辨证分型脉络空虚、风邪人中60例,肝肾阴虚10例,痰热腑实10例;对照组:基底节区梗死46例,额叶梗死10例,颞叶梗死10例,腔隙性梗死8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20~13分;中医辨证分型脉络空虚、风邪人中56例,肝肾阴虚10例,痰热腑实8例。 |
药品通用名称 | 复方通络胶囊 |
药品商品名称 | |
药品英文名称 | |
剂型 | 胶囊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广东五华县中医医院 |
分类 | 中药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两组急性期控制脑水肿,控制血压,改善微循环,防止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维持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恢复期口服维脑路通、维生素B1、脑活素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复方通络胶囊(院内制剂),每次4粒,每日3次,连用4个月。 |
联合用药 | |
疗效评价标准 | 按照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评定。分为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增加18%以上)。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1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见表2。结果示两组评分治疗后均有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