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729
|
总例数
|
152例
|
性别例数
|
格列美脲组:男30例,女2l例;二甲双胍组:男33例,女l9例;二药合用组:男35例,女26例
|
治疗组例数
|
51例
|
对照组例数
|
101例
|
年龄区间
|
35~70岁
|
平均年龄
|
格列美脲组:(56.39±8.16)岁;二甲双胍组:(52.66±9.62)岁;二药合用组:(52.66±9.62)岁
|
疾病
|
2型糖尿病
|
并发症
|
|
药品通用名称
|
格列美脲
|
药品商品名称
|
|
药品英文名称
|
|
剂型
|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
分类
|
化学药品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每次剂量调整增加格列美脲1mg,直到FBG≤7.0 mmol/L或最大剂量达每日6mg。二甲双胍首次0.25g,每天2次,根据血糖调整剂量直到最大剂量0.75g,每日3次。
|
联合用药
|
|
疗效评价标准
|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由表1可见三组在治疗前后BMI、WHR、SBP、DBP均无差异(P>0.05)。表2显示三组糖代谢资料组间比较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均无差异,但三组内比较FBG、PBG、HbAlc治疗后均下降,并差异有显著性。表3示三组FINS治疗后较前下降,但格列美脲组下降的幅度较大(P<0.05)治疗后三组的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P<0.OO1),但三组间治疗前后的变化无差异(P>0.05)。IR与各危险因素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FBG、FINS进入回归方程,Y=5.864 0.38xl 0.373x2,P<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