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612 |
总例数 | 486例 |
性别例数 | |
治疗组例数 | 171例 |
对照组例数 | 315例 |
年龄区间 | 20~78岁 |
平均年龄 | 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组:55.6±11.2岁,二甲双胍组:54.7±11.8岁,格列本脲组:55.3±12.2岁 |
疾病 | 2型糖尿病 |
并发症 | |
药品通用名称 | 格列本脲 |
药品商品名称 | |
药品英文名称 | |
剂型 |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
分类 | 化学药品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在准备期后的第一周,受试者每天服药1次(早餐前),第二周每天服药2次(早餐前和晚餐前)。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受试者平均每日血糖水平大于或等于126mg/dl(7.Ommol/L),那么可在第2、4、6、10周将药物剂量加大,以产生治疗效果或达到所允许的日最大剂量;如果受试者A1c水平大于或等于7%,那么可在第1O周将药物剂量加大并达到上述效果。而受试者每日所允许服用的最大剂量是:二甲双胍2000rng,格列本脲10rng,格列本脲/二甲双胍5/1000mg。 |
联合用药 | |
疗效评价标准 |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降血糖药数据库\降血糖药图片\0612-1※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治疗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是: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组79% ,二甲双胍组73% ,格列本脲组76%。有14名受试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过危险情况,均与所用药物无关。在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组中有两人死亡,与研究治疗药物无关。治疗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和低血糖症状。在二甲双胍组中,出现的最为频繁的胃肠道症状依次是: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发生比率依次是18.9% 、11.6% 、6.1%)。而在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组中,三种胃肠道症状出现的频率则分别是7.6%、5.3%和4.1%,与二甲双胍组相比有显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